李清照的一首詩,無一髒字,卻慷慨激昂把天下男人罵了個遍

2025-09-18     滿素荷     反饋
1/5
《夏日絕句》,是南宋愛國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詩歌。民間傳說,在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江寧擔任知府,恰逢手下統制官王亦叛變。

趙明誠玩忽職守,明知營中有變,事先卻不做防禦;事後又撒手不管。拋開下屬、同僚,連夜翻牆逃跑。後來,趙明誠被南宋朝廷革職。

但是不久之後,南宋朝廷又派趙明誠「知湖州」。李清照與趙明誠同行赴任,二人途經烏江「項王廟」的時候,李清照為了諷刺趙明誠,就寫下了這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中的內容,既是在讚美項羽,同時也是在嘲諷南宋當權者貪生怕死,沒有氣節。趙明誠因為之前有棄城逃跑的行為,聽到這首詩以後羞愧難當,不久後就抑鬱而終了。

《夏日絕句》的「隱藏主題」

上述都是民間傳說中的記載,不過傳說到底只是傳說。關於李清照這首詩要表達的「隱藏主題」,可能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夏日絕句》在流傳中,有2個不同的版本。

一個標題為《烏江》,另外一個標題為《夏日絕句》。假如《夏日絕句》是這首詩原本的標題的話啊,那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和創作動機,就可能比較複雜了。

根據《金石錄後序》中對李清照、趙明誠夫妻二人行蹤的一些相關介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趙明誠被罷官。

於是,李清照、趙明誠就買舟前往蕪湖,先是到了姑孰鎮,準備找一個地方暫住。五月,他們到達岳陽以後,這時就接到聖旨,讓趙明前往湖州。

由於李清照、趙明誠二人去烏江,只能是在到達姑孰鎮之前。而在那之前,還不到夏天,所以詩題叫「夏日絕句」就顯得有些說不通了。

同時,這首詩如果本名叫做《夏日絕句》,那麼只能說明它是寫於夏日,或是詩中描述的事件是發生在夏日。前面說了,李清照寫這首詩的時候,還不到夏天。

然而,項羽自刎烏江的時候,時間是在十二月,明顯是冬天。既然詩中的內容,看上去和「夏日」全不相干。那麼,李清照為什麼要去強調「夏日」呢?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國內一部分學者乾脆以《烏江》作為這首詩唯一的標題。堅持認為李清照這首詩只是當她途經項羽廟的時候,針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發表的感想。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186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