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首詩,無一髒字,卻慷慨激昂把天下男人罵了個遍

2025-09-18     滿素荷     反饋
2/5
正如唐代杜牧、北宋王安石途經此地的時候,題詩論史的行為一樣。話說唐代大詩人杜牧當年在烏江寫過一首七絕《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後來,過了幾百年,杜牧的這首詩被北宋的王安石看到了,王安石覺得杜牧的說法不對,於是就又寫了一首《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杜牧和王安石對於項羽自刎烏江這個事,明顯有著不同的看法,所以隔著數百年的光陰,兩人隔空就著項羽是否應當自刎烏江,打了場嘴仗。

杜牧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留得江東在,就不怕沒柴燒。不過王安石卻說:項羽失了民心,江東的「柴」,可不願意給他繼續「燒」了。

在正常的情況下,李清照看到這二位前輩的詩歌,應該是接著他們的話茬,繼續寫一篇《論項羽捲土重來的可能性》,或者《論項羽該不該過江》之類的文章。

結果李清照並沒有這麼干,她完全無視了杜牧、王安石二位前賢的「爭論」,另闢蹊徑,寫下了一篇《論英雄的血性與擔當》。鼓勵當代的人們,活著要當「人傑」,死了也要當「鬼雄」。

王立群教授為了讚揚李清照的這篇名作,引經據典地向大家介紹了「人傑」一詞,出於劉邦的名言,而「鬼雄」一詞則是出於屈原的詩篇。甚至認為,這首詩的思想性遠超杜牧和王安石。

儘管如此,由於這首詩在主題思想上的「簡單粗暴」,當代研究李清照的專家黃盛璋表示:此詩很可能是李清照在少年時期,血氣方剛時的作品。

換句話來說:此乃李清照犯「中二病」時期寫下的東西,思想性大於藝術性。當代有不少網友熱愛此詩,認為這是一首巾幗英雄嘲笑、諷刺天下懦弱男子的詩篇,而且還不帶一個髒字。
呂純弘 • 187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