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辛(左)與布魯克(右)
布魯克在平叛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哈辛卻因國內矛盾試圖賴掉此前許諾給布魯克的礦山。惱怒的布魯克率領探險隊駕駛武裝船舶對哈辛開戰,面對先進武器的碾壓,汶萊被迫將古晉(今砂拉越州首府)及周邊大片土地讓與布魯克。
1842年,布魯克接受汶萊蘇丹冊封,成為砂拉越的拉惹(源於梵語,意為王公)。布魯克不斷施壓汶萊蘇丹,獲得了整個砂拉越的統治權並成為獨立政權,汶萊蘇丹的領地被限於首都周邊(今汶萊領土範圍)。
東南亞只是列強全球殖民爭霸的其中一幕,19世紀60年代後,法國從海上入侵了越南、柬埔寨;荷蘭控制了南洋群島的大部分地區。
美國在1865年從蘇祿王國手中租取沙巴,後幾經輾轉於1882年被英國獲得。1888年,沙巴連同臨近的汶萊一同成為英國保護領。同年統治砂拉越的布魯克王朝接受英國為宗主,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婆羅洲政治版圖至此穩定,北方是英國控制的砂拉越、汶萊兩個保護國以及沙巴殖民地,英國控制區占婆羅洲總面積的27%,餘下73%的土地被荷屬東印度控制。
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同時,大量華人為求生計來到南洋。管理相對寬鬆,發展較快的英屬殖民地是華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為壓制馬來人,英國人積極吸納華人。華人開始在商業、礦業等領域嶄露頭角,很快在生活水平上超過了馬來人。到20世紀初,華人的足跡已從商業城鎮擴展到馬來半島內陸地區,占當地人口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