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可以豁出命的。許多父母為了孩子,幾乎辛苦一輩子。年輕的時候帶孩子,努力掙錢供孩子讀書,孩子長大後,又為了讓孩子早點買車買房,省吃儉用,拚命工作。
孩子成家後,又擔心他壓力太大,能多貼補些就多貼補些。雖然生活很苦,但是一想到孩子會幸福,也就不覺得苦了。但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卻不如父母對孩子的深刻。也許是孩子不會表達,也許是孩子還不夠成熟,沒有真正體會到父母的愛吧。
77歲的蘇大爺這一生經歷了太多的心酸,他最大的支柱就是自己的兒子。兒子結婚需要買房,蘇大爺將自己辛苦攢的30萬全都給了兒子,不過兒子的婚禮卻沒有邀請蘇大爺。 3年後兒子親自找到蘇大爺,兒子的一番話,讓蘇大爺難掩淚水。
年輕時,村裡和我一樣同齡的男人,陸陸續續都結婚了,只有我還沒成家,我以為我會打一輩子光棍,沒想到在我35歲這年,竟然成家,還有了自己的孩子,這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我的家庭和別人的家庭不同,我父親在鬧飢荒的第一年就餓死了,我母親就帶著我一個要飯衛生。那時候太苦了,討到一口吃的,我媽會先緊著我先吃。因為母親吃不飽,她一米六的身高,體重還不足九十斤。雖然她把吃得都給我,可我吃不飽,個頭也不高。
我覺得生活只有這麼苦了,可父親去世的第二年,母親清明節給父親上墳時,因為低血糖暈倒,從山上滾了下來,兩條腿摔斷了。母親沒有能力養活我,我就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我十二歲那年,邊讀書邊在生產隊給人家看牛,給牛喂草,清理牛圈。那時候掙得錢不夠吃的,我捨不得花錢買鞋子,就光著腳走路。時間長了,腳底磨了厚厚的繭子,走在石子路上,我也不覺得疼了。冬天的時候,就撿別人不穿的鞋子,讓母親給我縫補一下禦寒。
十七歲的時候,我在生產隊裡種地,有空閒的時候就去山上割草給需要的人家送去,攢了一點錢,就稍微改善一下家裡的伙食。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多年,我和母親也相依為命很多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村裡有人開始去外地打工,有的人打工回來,還會帶著外地的媳婦一起回來。漸漸地,村裡和我同齡的男子,都成了家,當了父親,只有我還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