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人質疑我是假程式設計師,因為程式設計師頭髮都掉光了,我們現在都要小心,因為植根頭髮很貴很貴,每個人頭頂上都是一棟別墅,所以保護好頭髮很重要。」有一頭濃密秀髮的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一次直播帶貨中笑談。
雷軍回應「質疑」後,網路上段子層出不窮,「你頭頂上的『別墅』還在嗎?」「我願意用一頭秀髮換別墅住」「我頭頂的別墅已經只剩下一個衛生間了」。
雷軍的話除了本身的趣味性,也傳遞出兩個認知,植髮很貴,但需要植髮的人很多。
資料顯示,隨著生活習慣改變和壓力的增加,脫髮年輕化的趨勢明顯,60%的人在25歲就已經出現脫髮現象,「還沒脫單就已脫髮」成為了「90後」甚至是「00」後可能要面對的「恐怖故事」。
2021年,我國脫髮患者人數超過2.6億。這背後催生了龐大的植髮市場,自雍禾醫療2021年12月上市之後,第二家植髮概念股「大麥植髮」已經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兩家龍頭企業的公開資訊有很多相似之處,高毛利低淨利背後折射出整個植髮行業的營銷焦慮。
3億「聰明絕頂」的生意
2003年,24歲的李興東從天津醫科大學專科畢業後,在北京一家醫療美容院的植髮科工作。當時,整個中國專業植髮機構不超過十家,植髮醫生緊缺,因此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同一時期,後來成為雍禾醫療創始人的張玉正在北京的宜家美容院任職,由於工作中接觸到了大量關於植髮的資訊,他也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商機。2005年,雍禾植髮在北京雍和宮附近開出了第一家門店。
2006年,李興東參加世界植髮學術大會,發現一種成熟的新技術——微針植髮技術,於是引進國內。3年後,李興東創立「科發源」品牌,並在2019年更名為「大麥微針植髮」。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外表,植髮需求的增長推動市場空間不斷擴大。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我國脫髮患者人數由2016年的1.95億人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2.67億人,預計於2026年進一步達到3.43億人。同時,國內脫髮人群的低齡化趨勢明顯,60%的人在25歲就出現了脫髮跡象,30歲前脫髮人口比例達84%。
毛髮診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83億元增至2021年的23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5%,預計2026年進一步達712億元。
較早進入市場的雍禾和大麥依靠先發優勢,都已經成為植髮行業的頭部企業。目前,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雍禾、碧蓮盛、大麥植髮和新生植髮成為領跑行業的第一集團,共同佔據了約三成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