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水10米跳台的賽場上,「小巧玲瓏」曾是奪冠的標配,輕盈的體態被認為是壓制水花的關鍵。但全紅嬋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一固有認知,她即將創下的不是「水花消失術」的延續,而是10米跳台最大體重奪冠的全新紀錄。
與同台競技的隊友相比,全紅嬋明顯「大一圈」,卻用實力顛覆了「瘦才能壓水花」的傳統經驗。歷史上從未有過她這般體型的選手能站在最高領獎台,可她每次入水時,那近乎完美的壓水花動作,比許多纖細的對手更顯驚艷。瘦能壓水花是規律,胖亦能壓水花是實力,全紅嬋用一次次完美表現,證明了跳水賽場的核心競爭力從來不是體型,而是過硬的技術與強大的心理素質。
遺憾的是,此次賽事中,全紅嬋因傷痛困擾,加之廣東隊著力培養10米單人跳台的年輕選手,最終未能參賽。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在跳水界的傳奇地位——兩屆奧運冠軍加身,前無古人的超高分紀錄,早已讓她的運動生涯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