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舅舅和小姨率領兩家十口人來到我們家。
打算白吃白住七天。
我卻安排他們幹活。
「舅舅去買菜。」
「姨父打掃衛生。」
「小姨沏茶和煮飯。」
「舅母負責炒菜。」
「吃完飯後,大表弟洗碗,二表弟清碗,小表弟倒垃圾,小表妹擦桌子。」
他們一起看著我問:「那你呢?」
我笑笑:「我是監工,負責監督你們。」
親戚們面面相覷。
1
十月一日,國慶節長假第一天。
早上天還沒有亮,舅舅就在家族群里發消息。
「姐,提前祝你生日快樂!也祝姐姐姐夫中秋節快樂!國慶節快樂!」
緊接著,小姨也發來祝福語。
「祝姐姐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永遠十八歲。」
舅媽、姨父、表弟表妹都發了祝福語。
然後群里忽然安靜了。
過了一會兒,十三歲的小表妹問:「大姨還沒有起來嗎?」
小姨回答:「肯定起來了啊,你大姨有風濕病,只能睡四個小時。」
小表妹發了一個翻白眼的表情圖:「那大姨為什麼不發紅包?」
我衝著手機翻了一個大白眼。
每到過節的時候,他們就在群里發祝福語,我媽就得發紅包。
連我媽生日,也是給他們發紅包。
今天我媽根本沒有機會看到手機。
因為她的手機在我這裡。
舅舅打圓場:「可能大姨在給你們準備好吃的,沒看手機,她一會兒看到了會發的。」
小表妹:「大姨準備什麼好吃的?我要吃大閘蟹,會給我蒸嗎?」
小姨:「當然。」
小表弟:「我要吃小龍蝦。」
大表弟:「我要吃紙包魚,還有牛蛙。」
二表弟:「我要吃干鍋雞、粉蒸排骨。」
舅舅:「都有,都有,你大姑把你們的口味記著呢,哪一年回來少了你們吃的?」
小姨:「我姐真能幹啊,一個人能做這麼多菜。」
舅舅:「姐是為了這些小兔崽子專門去學的。」
大表弟和二表弟是舅舅的雙胞胎兒子,現在都滿二十歲了。
小表弟和小表妹是小姨的兒女。
小表妹最小,只有十三歲。
2
舅舅突然又冒出一句:「我們這個隊伍又壯大了,今年我姐的生日也越發熱鬧了。」
小姨:「是啊,以後人口只會越來越多。」
我納悶,除了他們,還有誰要來給我媽媽過生日?
我媽生日生得巧,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大多數時候,中秋節和國慶節連著放八天假。
在外上班ẗṻₒ的、上學的,都回家過節。
於是所有親戚都來我家給我媽祝壽。
每年這時候,我們家最熱鬧。
光小孩子就能坐滿兩桌。
不過人多就直接包酒店,無非多花點錢。
我爸媽不至於太累。
我最煩的是舅舅和小姨兩家人。
他們打著給我媽祝壽的幌子,從十月一號就拖家帶口來我們家。
一直待到十月七號才離開。
有時候中秋節和國慶節沒有挨著,舅舅做主,把我媽生日挪到國慶節。
「過生日要人多才熱鬧,國慶節趁我們都在家,提前給姐過吧。」
說是給我媽過生日,可他們不買禮物也不送紅包。
兩個肩膀扛一張嘴就來了。
舅舅三個孩子,小姨兩個孩子。
再加上他們兩個兩口子。
九口人,在我們家裡待六七天,光吃住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爸媽還特別累,每天忙得像陀螺。
買菜做飯都要占據大部分時間。
早上天不亮,他們就起來忙活。
晚上所有客人都睡了,他們還要打掃衛生。
除了吃住,客人們還嚷嚷要出去旅遊。
「姐,你們這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帶我們去轉轉唄。」
爸媽帶他們把周邊的景點玩了個遍。
3
一年又一年,他們嫌附近不好玩了,自己在手機上找稍微遠一點的旅遊景點。
「反正有車,早上出去,晚上就回來了。」
但是,出去的所有費用都是我爸媽付。
門票錢、飯錢、吃喝拉撒包括上洗手間。
連停車費十塊錢,他們都捨不得掏。
我爸媽還得賠笑臉,對孩子都小心翼翼。
生怕不小心把客人得罪了。
我小時候不懂事,覺得人多熱鬧。
國慶節那幾天,我不僅吃得好穿得好,跟表弟表妹玩得也開心。
我做錯事或者偷懶,也不會挨罵。
所以我還挺盼望我媽生日的到來。
但等我上初中的時候,我意識到不對勁了。
那年的十月一日,舅舅和小姨兩家人到了,直接擺開麻將桌。
他們四個人血戰到底,打得酣暢淋漓。
我爸出門買菜。
我媽給他們沏茶、切水果,拿出零食招待孩子,然後進廚房準備午餐。
五個小孩,難免要爭搶東西,要打架。
只要有孩子吵鬧或者哭泣,我的名字就會被反覆提及。
「張小若,妹妹怎麼哭了?」
「張小若,弟弟打架,你拉一拉呀。」
「張小若,把妹妹抱起來哄哄,別讓她哭太久,喝了風會肚子疼。」
「哎呀,好吵,我的頭都被吵昏了。」
「張小若,你把妹妹抱出去,看她要什麼給她買,別讓她在這裡哭。」
「張小若......」
我莫名其妙成了五個孩子的小保姆。
我媽是老大,她最先結婚。
所以在小一輩裡面,我也是老大。
小姨的女兒最小,那時候剛滿三歲。
這個表妹是水做的,一碰就哭。
她一哭,小姨就呼叫我的名字。
4
他們沒來的時候,我是我們家的小公主。
爸媽就我一個孩子,對我也是很寵的。
現在幾個人總是把我使喚來使喚去,我也有脾氣啊。
爸媽脾氣好,可不代表我的脾氣就好。
而且恰好相反,正是因為爸媽脾氣太好,才會寵得我有了脾氣。
我說:「誰的孩子誰帶,我不是你們請的免費保姆,光使喚,又不開一分錢。」
舅舅笑起來:「哎喲,張小若都知道談錢了,來來,舅舅給你拿十塊錢,帶妹妹出去買東西吧。」
十塊錢能幹什麼?
我撇嘴:「你帶她去買,我才不去。」
於是四個人嘰嘰喳喳教訓我。
「張小若是怎麼回事呀?以前挺乖的,怎麼變成這樣了?」
「上初中了,學壞了唄,初中的壞孩子可多了。」
「一會兒跟姐說說,讓她把張小若管緊一點,再這麼發展下去不得了。」
「就是,娘親舅大,連舅舅都使喚不動,以後還能指望她孝順她爸媽嗎?」
「......」
我媽就在廚房裡。
他們故意這麼大聲,當然是說給我媽聽的。
指望我媽出來約束我,命令我幫他們帶孩子。
我媽脾氣是很好。
不光對他們脾氣好,對我也一樣。
她總是默默做事。
我願意幫忙,她很開心。
我不主動幫忙,她也不會叫我。
這次也一樣。
所以不管他們怎麼挑撥離間,我媽在廚房都充耳不聞。
舅媽上洗手間去了。
他們暫停打牌。
小姨抱著小表妹走進廚房,對我媽說:「姐Ṫú₆,你忙不過來就叫小若做呀,看看你累成什麼樣了。」
5
我心裡呵呵,她還真是不死心呀。
她使喚不動我,就慫恿我媽使喚我幹活。
我媽溫柔地笑笑,說:「小孩子能幫什麼忙?我自個兒很快就做了,讓她玩吧。」
對我媽來說,十三四歲的我進廚房,不僅幫不上什麼忙,還擋她的道,影響她發揮。
但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我注意到了爸媽的勞累。
我不喜歡舅舅小姨來了,也不喜歡錶弟表妹。
我向爸媽抱怨:「他們幹嘛年年來我們家待這麼久?」
我媽說:「你外公外婆不在了,我是老大,他們把這裡看成娘家才來的,我如果不接待,我們三姐弟的感情就淡了。」
我覺得我媽簡直是自找罪受。
我一個小孩管不了她,索性不管了。
隨著我一年年長大,爸媽越來越老。
Ŧůⁱ每年國慶節,他們都累得吃不消。
我高三那年,我媽委婉地表示不過生日了。
舅舅和小姨齊聲反對。
小姨說:「為什麼不過?我們在外打工,想姐想得哭,一年只有國慶和春節回來看看你,跟你們熱鬧熱鬧,突然怎麼就不過生日了?」
舅舅一臉難過地說:「爸媽不在了,姐如果不過生日,我們連一點念想都沒有了。」
我爸媽一輩子重親情,重臉面。
用我媽的話說:「我們家沒有多餘的姊妹,就這麼三姐弟,如果走得不親熱,會讓外人笑話。」
於是她收回了不過生日的話,強顏歡笑地說:「那你們明年還是早點回來吧。」
我很煩爸媽的面子思想。
6
舅舅和小姨這種愛占便宜的人有屁的親情。
跟他們來往,永遠是我們家吃虧。
但我說不服爸媽,只能無奈地閉嘴。
進入大學後,我告訴爸媽:「以後我不回來了,節假日我要兼職打工努力賺錢,因為你們那點退休金還不夠供舅舅和小姨兩家人吃喝玩樂,我得為你們養老做準備。」
爸媽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
畢竟我從小就很戀家。
但大一的國慶節,我真的沒有回家。
小姨和舅舅在群里訓斥我,說我不孝,連我媽生日都不回去。
舅舅用長輩的語氣嚴厲地說:「張小若,你才剛考上大學,就翅膀硬了?不把你爸媽放在眼裡了?你信不信,我一句話,就能讓他們斷了你的學費和生活費!」
這我還真不信。
小姨又發話:「天大地大,父母為大,你連你媽生日都不回來,讀再多的書又有什麼用?小若,今天才一號,距離六號你媽生日還有幾天,你立刻坐動車趕回來,還來得及!」
我媽說:「來不及,買不到動車票了。」
舅舅強硬地說:「打車也得趕回來!」
我叫了他一聲:「舅舅,你開車來接我吧,或者你給我轉五千塊錢,我包車回來也行。」
舅舅半晌沒有出聲。
小姨也不說話。
呵呵。
都怕我要錢啊。
說來,這麼多年,他們每次空手回來。
走的時候,我媽還要給小孩打發錢。
少了拿不出手,因為小孩子拿到紅包就抽出錢來數。
如果只有一百兩百,我媽覺得很丟臉。
每個紅包,她包四百塊。
就這表弟還嫌棄地說:「一直都是四百,大姨也不漲點。」
7
我媽每年中秋節和春節都給他們發紅包。
平時節日,也在群里發。
可舅舅和小姨從沒有給我發過。
就連過年回來,也沒有給我拿過一分錢壓歲錢。
我心裡不平很久了,一抱怨,我媽就給我拿錢。
她說:「你舅舅和小姨書讀得少,掙的都是辛苦錢,還要養幾個孩子,手頭緊。媽給你多拿點,你就別跟他們計較了。」
我呵呵。
手頭緊還天天打麻將輸錢?
這倒促使我拚命學習。
因為我不想像他們一樣,長大了掙不了錢,到親戚家混吃混喝。
群里安靜了半晌,舅舅又冒出一句:「張小若,你別以為你爸媽老了,就管不了你了,我這個舅舅還在呢,我絕不允許你對我姐不孝!」
我說:「舅舅,你如果真的為你姐好,就上街買菜,進廚房弄飯。我媽天天伺候你們兩大家子人,她不累嗎?你們一個個嘴上說得好聽,卻啥也不幹,每次來了把我媽當保姆使喚,還好意思教訓我!你哪來的臉?」
舅舅氣得退了群。
後來我煩他們幾個節假日在群里假惺惺問候我爸媽,卻連紅包都不發一個,我也退了群。
據我媽說,小姨又把舅舅拉進了群。
沒有了我這根「攪屎棍」,他們幾個在群里可以繼續相親相愛。
我大學畢業,找了工作,也租了房子。
工作幾年了,我還是很少回家。
上個月,我媽終於跟我說,她實在不想過生日了。
我說:「不過就不過唄,他們還能逼你過?」
8
我媽嘆氣:「可他們要來,我也不能啥都不準備啊。」
我譏諷地說:「您還有精力準備,說明還沒有累夠,那您繼續過生日吧。」
我媽不說話了。
第二天,我爸告訴我:「你媽本來就有風濕病,這兩年身體越發不行了,你不回來,她很牽掛你。但你也知道,你媽性子軟,她又是大姐,實在抹不下臉不管她娘家的弟弟妹妹。」
頓了頓,他又說:「你說你媽沒有累夠,她很難過,昨晚哭了半夜,這會兒眼睛還是腫的。」
我的心一下縮緊了,後悔不該這樣懟我媽。
她也不想這麼累,可她的性格讓她狠不下心不接待舅舅和小姨。
我這人嘴巴再鐵,還是心疼爸媽。
我在我們三人群里發消息,說:「爸,媽,中秋節,你們來我這裡吧。」
我媽問:「你那裡方便嗎?」
我回答:「很方便啊,兩室一廳,有廚房有廁所,只是小一點。」
她想了好一會兒,說:「算了,我如果到你那裡來,你舅舅和小姨也會追來,反而給你添麻煩。再說,躲過了今年,明年又怎麼辦?」
我想想也是。
今年爸媽如果躲出來,舅舅和小姨會給他們打電話,陰陽怪氣地抱怨。
反倒會讓我媽感到內疚。
那明年他們仍然會來,我爸媽還得繼續累。
得罪人這種事,我爸媽都不擅長。
還是得我來。
我說:「行吧,那國慶節我回來,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我爸問:「什麼條件?」
我說:「不管我怎麼安排,你們得聽我的。」
9
過了片刻,我媽問:「你準備怎麼安排?」
我回答:「我還沒有想好,反正只要你們不拖我的後腿,我保證把他們收拾得服服帖帖。」
我爸說:「我們不干涉,你想怎麼做都行。」
「我媽呢?您還是不忍心得罪他們嗎?」
我媽嘆了口氣:「你別讓他們太難堪了,以後還要走動的。」
還想走動?
我下定決心,這次要讓爸媽跟那兩家人斷親!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間就到國慶節了。
我九月三十號晚上到家。
第一件事,就是把爸媽的手機拿走由我保管。
所以舅舅他們在群里發的消息,我媽看不見,也不會難受。
吃過早飯後,我才在群里問:「舅舅,你們要到了嗎?」
他回答:「已經出發了,這一次我們的隊伍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