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真的好難受......"
深夜12點,15歲的女兒又一次站在我的房門口,眼圈通紅。我翻了個身,不耐煩地說:"別鬧了,明天還要上班!"
直到班主任打來電話,說女兒在課堂上用美工刀劃傷了自己的手臂,我才知道,那個總是"無理取鬧"的孩子,原來是真的病了。
這樣的場景,正在無數家庭上演。
中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高達24.6%,其中女生比男生抑鬱風險更高。
可悲的是,當孩子第一次發出求救信號時,太多父母像前面這位這位媽媽一樣,用一句"裝什麼裝"把孩子的痛苦堵了回去。
被忽視的求救信號
大街上,女孩蹲在地上崩潰大哭:"我難受,我抑鬱了,你帶我去看看吧。"
媽媽的回應卻讓人心碎:"裝什麼裝,年紀輕輕怎麼就抑鬱了?我看你就是不想上學!"
這一幕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評論區有醫生科普:青少年抑鬱其實很常見,尤其是女孩子。
染粉色頭髮被網暴患抑鬱症的是女孩;成績下滑被媽媽把抗抑鬱藥換成維生素的是女孩;12歲生日當天決定結束生命的也是女孩......
《2022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女生抑鬱風險顯著高於男生。
我們不得不正視:那些看似"矯情"的哭鬧,可能是孩子最後的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