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是北宋初期的一位風流詞人,享年89歲,是北宋年壽最高的著名詞人。
他一生官運雖不亨通,但也沒有太大的人生挫折,一生流連風月,聽歌看舞,優哉一生。
不得不說,他活成了許多人羨慕的模樣。
張先一生風流,且時有令人瞠目結舌之舉。
年輕時,他喜歡上了一個小尼姑。兩人一見鍾情,常常私會。
小尼姑住在一個小島的閣樓上,因為戒律森嚴,張先每次都要等到夜深人靜時才敢偷偷與之相會。半夜,小尼姑聽見樓下有動靜,就悄悄將梯子放下讓張先上樓。
私會尼姑這樣的風流韻事,自然不可能長久。
張先後來把這段往事寫進了自己的詞中,這便是被為人稱道的《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明明是張先懷念姑娘,他卻以女子的口吻寫女子的心態,既包含了對舊愛的同情和理解,也抒發了自己對往事的眷戀。
尤其是最後三句,情思飽滿,綿綿遺憾揮筆流出,深得時人與後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