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處心積慮的李林甫,想方設法排擠張九齡,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罷相,貶到荊州做長史。官場失意,且遠離故鄉,使得他感慨萬千,對仕途的迷茫,對人生的感嘆,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化悲痛為力量,激發寫作靈感,於是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譽為五律中的《離騷》。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的大意為:茫茫大海之上,悄然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像我這樣多情的人,埋怨夜晚太漫長,內心充滿相思。把蠟燭熄滅,感受滿屋的月光,穿上衣服在院子裡徘徊,深秋的寒氣襲來。距離太過遙遠,不能把月光寄給你,還是睡覺吧,或許能在夢中相見。
張九齡不但是一代賢相,同時也是唐朝傑出文學家、詩人,怪不得王維、杜甫都曾寫詩讚美他,言語之間崇拜敬仰之情。只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就足以證明張九齡的詩才,短短十個字,如同一幅畫卷,構思巧妙,情景交融,彰顯詩人的功底,寓情於景,與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