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他用"計牛輸谷",租牛給農民,按牛的數量收糧食,失敗了。
豐年收不到更多糧,災年農民交不起租,棗祗找到曹操:"這個辦法不行。""那你說怎麼辦?""分田之術,把田分給農民,不管收成好壞,用官牛的人上交六成,不用官牛的上交五成。"
曹操猶豫了,這等於把所有風險都給國家承擔。
但棗祗很堅持:"這樣才能保證屯田效果。"196年試行,第一年就收了一百萬斛糧食,什麼概念?一斛約等於現在的20公斤,一百萬斛就是2000萬公斤。
曹操立刻下令全面推廣,設立典農中郎將,任峻負責。
這套制度救了多少人的命?冀州屯田區,5年內吸納流民20萬戶,按每戶5人計算,就是100萬人,淮南到洛陽,"農官田兵,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連綿不斷的田地,到處都是人聲。
單產還提升了30%,推廣"區種法",精耕細作,更重要的是,屯田戶不用服兵役,不用服徭役,在那個時代,這簡直是天大的福利。
史書記載:"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
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但這只是開始。
——《叄》——
用20年統一了血腥的北方
189年,18路諸侯討董卓,散了,所有人都散了,只有曹操還在堅持,從這一年開始,曹操用了18年時間,統一整個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