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北宋寒門宰相呂蒙正:比包拯更清廉,比范仲淹更早辦義莊

2025-08-09     花峰婉     反饋
2/5
但呂蒙正沒有絕望,他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於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熟讀經史,深研佛學,轉眼33年過去,977年,科舉放榜,呂蒙正,狀元。

消息傳回洛陽,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鄰居們,紛紛提著禮品上門。

呂蒙正沒有拒絕,他把這些人請到中堂坐下,然後帶他們到書房,牆上貼著一副對聯:

"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今科僥倖,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張三李四,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這些來客看完,羞得無地自容,灰溜溜地走了,這就是呂蒙正的第一次"殺毒"。

——《貳》——

三起三落的宰相路

宋太宗很欣賞這個狀元,不僅給了官職,還賞賜二十萬錢,呂蒙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被他趕出門的父親接回來,一起奉養。

這個決定讓很多人不理解,呂蒙正的回答很簡單:"他是我父親。"

沒有怨恨,沒有報復,這就是呂蒙正的格局,官場如戰場,980年,呂蒙正升任左補闕、知制誥,983年,參知政事,988年,李昉被罷免,呂蒙正接任宰相。

第一次當宰相,他才44歲。

但好景不長,991年,因為提拔妻族諫官宋沆的事,被貶為吏部尚書,兩年後,993年,呂蒙正再次拜相,995年,又被罷相,出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1001年,第三次拜相,1003年,因病罷相,授太子太師,封許國公。

三起三落,每一次起落,呂蒙正都處之泰然,他曾經寫過《破窯賦》:"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經歷過破窯歲月的人,什麼風浪沒見過?

更重要的是,每次在相位上,他都堅持一個原則:清正廉明。

有多清廉?來看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古鏡風波,有個官員家裡收藏著一面古鏡,據說能照二百里遠,這人想通過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送給呂蒙正,弟弟找到呂蒙正,說起這事。

呂蒙正笑了:"我的臉不過碟子那麼大,要照二百里的鏡子幹什麼?"

一句話,堵得弟弟無話可說,第二個故事:古硯拒收,有人拿著一方名貴古硯找呂蒙正,當場演示:對著硯台呵一口氣,硯面立刻濕潤,可以研墨。

呂蒙正看都沒看:"就算一天呵出一擔水,也就值十文錢。"

送禮的人訕訕而去,從此,再沒人敢給呂蒙正送禮,對比包拯的清廉方式,包拯拒絕赴宴,理由是"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這是原則,但略顯生硬。

呂蒙正的拒絕方式更高明:用幽默化解尷尬,用智慧拒絕腐蝕。

——《叄》——

被忽略的慈善先驅

歐陽修評價:"聞者嘆服,以為賢於李衛公遠矣,蓋寡好而不為物累者,昔賢之所難也。"意思是:聽說這事的人都佩服,認為比唐朝名相李靖還厲害。
呂純弘 • 6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