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商輅因為站錯隊,被政敵石亨誣陷,貶成庶民,差點沒命。
可他沒記仇,回到老家淳安後,散盡家財修了百里山路,方便鄉親出行;還建「仙居書屋」,讓窮人家的孩子免費讀書。
11年後,憲宗朱見深感念他的忠義,把他官復原職,召回內閣。
換成別人,早藉機報復了吧?可商輅連個政敵都沒動,硬是用仁心換來了人心。
最後是不殺宦官。
成化朝,宦官汪直權傾朝野,搞得「刑賞由直,生殺在直」,連皇帝都被架空。
1477年,64歲的商輅列出汪直十一大罪狀,逼得憲宗廢了西廠。
可汪直捲土重來,商輅一看大勢已去,乾脆大笑辭官:「道不行,咱就乘船漂海去!」
這氣度,硬是讓政敵都服氣。
這「三不殺」,讓商輅在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浮沉中,硬是站穩了腳跟。
而他這份仁心,不僅保住了自己,也為他晚年的榮光埋下了伏筆。
善終
商輅的仁政,最終換來了老天的厚報。
成化十八年,他退休回鄉,政敵劉吉帶著20份禮物來拜訪,結果傻眼了。
商輅的子孫排著隊來行禮,絡繹不絕,20份禮物分下去愣是不夠!
劉吉感慨:「你不妄殺一人,老天報答得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