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元及第,歷經4朝,當19年宰相不殺一人,所以子孫滿堂

2025-08-08     花峰婉     反饋
2/4
會試是全國頂尖學子PK,錄取率不到5%,殿試更誇張,皇帝親自出題,文采、書法、儀態缺一不可。

商輅的殿試策論《安邊策》提出「守邊在民心歸附」,不談刀兵,只講仁政,硬是把英宗皇帝的心給說動了。

更別提他長得還帥,《明史》說他「丰姿瑰偉」,直接被英宗挑去做貼身「展書官」,這可是皇帝身邊的智囊團,妥妥的皇家VIP待遇。

可商輅的牛氣,不只在考場。

他把科舉的智慧,變成了亂世生存的法寶。

戰場上,他沒揮過刀,但他的仁心和謀略,硬是讓大明江山多穩了幾十年。

而這股「仁」勁,也讓他在接下來的官場暗戰中,活出了不一樣的光芒。

宦海仁心

明朝的官場,簡直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修羅場。

皇帝猜忌,宦官弄權,文臣黨爭,哪個不小心就得掉腦袋。

可商輅愣是憑著一顆仁心,在這刀光劍影里闖出了名堂。

他的為官之道,總結起來就是「三不殺」:不殺諫臣、不殺政敵、不殺宦官,硬是用「仁」字,化解了一場場生死危機。

先說不殺諫臣。

144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剌俘虜,京城亂成一鍋粥。

有人嚷著要南遷,35歲的商輅當場拍案:「誰敢提遷都,砍了!」

他力挺于謙死守北京,還提出「懸賞也先首級」的心理戰,硬是把瓦剌嚇得不敢輕舉妄動。

1451年,他又冒死上疏,揭發邊防腐敗:鎮守太監霸占民田、吃空餉、剋扣軍糧,直指「這是朝廷姑息養出來的禍患」!

這奏摺可是捅了馬蜂窩,可他愣是頂著壓力查到底,保住了邊疆安穩。

再說不殺政敵。
呂純弘 • 61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