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幾句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們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其實只選取了這前四句,而原詩後面還有四句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卻被刪掉了。
那麼課本中為何只保留了前四句,而將後四句刪去呢?在深入探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原詩的全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16歲時的應試之作,唐代科舉考試要求考生以限定題目作「賦得體」詩,需兼具詠物與抒情雙重功能。
「離離」 一詞生動地展現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而 「一歲一枯榮」 則高度概括了野草生命的輪迴,它們隨著季節的更替,每年都經歷著從繁茂到枯萎,再從枯萎到新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