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劉禹錫寫完了這首詩,結局又如何呢?
不出意外,一些大臣聽說劉禹錫的這首詩,認為他又在發牢騷,又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
所以不久之後,劉禹錫就又被外放了,徹底被邊緣化。
會昌二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終年71歲,朝廷追贈兵部尚書。
人生如夢,變幻莫測。
玄都觀既是劉禹錫的歡樂之地,也是他的滑鐵盧;
滿園桃花既給他帶來了喜悅,也給他帶來了劫難;
蓬勃詩興既為他增光添彩,也使他屢遭不幸,這就是生活的辯證法。
讀史至此,感慨良多,為劉禹錫的命運多蹇遺憾,更為他的錚錚鐵骨點贊。
劉禹錫以百折不撓的精神、豁達樂觀的情懷、豪壯勁健的風骨,面對多舛的命運,為中國古典文學留下了一曲高昂的基調、一副硬朗的筋骨、一種豪邁的氣魄。
這是珍貴的文學瑰寶,更是無價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