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唯一被自己帥死的人,因顏值太高被粉絲圍觀看死

2025-08-05     花峰婉     反饋
2/3
王澄是誰?是琅琊王氏的核心人物,在清談圈子裡說一不二,但每次聽到衛玠說話,王澄就像被釣魚的魚一樣,眼神都變了。

「衛玠談道,王澄傾倒。」這句話,不是段子,是當時的「朋友圈熱評」。

要知道,王家三子——王澄、王玄、王濟,都是魏晉最頂尖的清談能手,結果被衛玠一人吊打。於是整個洛陽都在傳: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

他不是靠家世吃飯的人,他能在群雄環伺的洛陽站穩腳跟,全靠腦子,玄學腦。

小時候他就思考「夢是怎麼來的」,有一次他問岳父樂廣,夢裡出現的東西,明明現實里沒經歷過,那為什麼會夢見?

樂廣說,大概是沿襲記憶、模仿前事,不然怎麼不夢到「老鼠洞裡開車」?

衛玠當場愣住,回去一想就是三天三夜。

結果真就想出了病。

他媽王氏急了,發誓以後絕不讓他再多說話,怕這孩子「思多傷神,神傷致疾」。

可惜沒攔住。衛玠後來自始至終沒停過玄學之路,哪怕身體越發虛弱,也不停地清談。

清談在魏晉,不是閒聊,是門技術,是種戰鬥。你談贏了,全場膜拜;你談輸了,從此退出江湖。

衛玠始終是那個「一開口全場閉嘴」的人,他的語言,像玉石敲擊銅鐘一樣,清亮、銳利、迴響不絕。

當時豫章王敦手下的長史謝鯤聽他談道後激動地說:

「王弼當年談吐如金聲,如今衛玠言論如玉振,簡直是正始年間餘音再現。」

什麼意思?意思是衛玠一說話,全場都能聽見歷史的迴音。

亂世南渡的流亡

衛玠這一生轉折點,不是仕途,也不是婚姻,而是永嘉之亂。312年以前的中原,已經不是洛陽紙貴、玄學清談的地方,而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地獄。

八王之亂剛剛折騰完,匈奴、羯、氐、羌、鮮卑這五族就衝進了北方腹地。西晉皇帝跑得比誰都快,皇族被殺,百姓流離,能活著逃出來的士族,都叫幸運。

衛玠是士族,活著逃出來了。

但這一逃,逃的是命,也是氣節,更是一個文化時代的衰落。中原徹底失守,士族們只好渡江南遷,史稱「永嘉南渡」。

南方那時候還沒準備好接納這麼多北人,官職不夠分,地位不夠用,哪怕是衛玠這樣的名士,也只能從底層慢慢往上爬。

衛玠選的地方是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他不是投機,是躲亂,更是想找個清靜地「再談幾句」。王敦鎮守此地,是晉室宗親,氣場強、手握重兵。他手下的謝鯤,一直仰慕衛玠。

二人一見面,談了一夜。

不是應酬、不是飯局、也不是喝酒,是徹夜清談。謝鯤談到興起,衛玠也來勁,竟然連王敦都插不上嘴。

兩個頂級的清談高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如今難得聚首,一談就是通宵達旦,誰也不肯停。

可問題來了,衛玠的身體,根本扛不住。

他的母親王氏當初就說過,衛玠只要一高談闊論,臉就白得像紙,語調一快,人就虛脫。

這一夜談完,衛玠回去就病了。

王敦很驚訝,謝鯤更是懊悔莫及,但衛玠自己不後悔,他對談道之樂,是魏晉男人的全部追求。哪怕拼掉命,也要再說一次「性與名」、「無與有」的那些舊題。

你能說他傻嗎?

在那個時代,「清談而死」,不是笑話,是理想。

「看殺衛玠」的千古傳說

衛玠病了,病得不輕,他本來就虛,加上奔波勞累、清談傷神,還要隨士族從豫章一路遷往建鄴。

建鄴是南朝臨時首都,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當時衛玠剛一到,消息傳遍城中:

「玉人到了!」
呂純弘 • 61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