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中國護照」:國家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十分硬氣
說起「護照」,現代人應該都不陌生,這東西就相當於出國之後的臨時身份證,在外國也能證明自己的身份。
身在異國他鄉,最重要的就是護照,因為沒了護照啥都幹不成。
清朝雖然貧弱,但也是有對外交流的,有些人不得不出國。
既然要出國,那麼護照也就應運而生……
最早的護照
清朝最早的護照,並非現在的一人一個小本本,而是一種集體性的護照,一張紙上有很多個名字,這些人都可以用這張紙當作護照。
清朝的第一本護照,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本護照,是康熙年間誕生的,當時是為了讓這些官員去簽署《尼布楚條約》,才頒發了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