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死前遺願落空,因無正經後人,財產落入美國混血孫手中!
進入1967年後,年已88歲的孔祥熙就經常會感受一種異域獨處的寂寞和孤獨。每天吃過早飯後,他便把身子蜷在沙發里,歪著頭嘆息。
算一算時間,此時距離孔祥熙和妻子宋靄齡一家定居美國紐約,已經20年了。這也意味著:他有20年沒有回大陸了。
孔祥熙
中國人骨子裡都有「落葉歸根」的意願,身為孔子第75世孫的他,越來越強烈地想落葉歸根。
一日,他又不想去銀行上班了,他的所謂「上班」其實就是去看看、坐坐,無非是為了老了能有個事做。進入1967年後,他開始討厭去銀行上班了。
見他又不肯去上班,宋靄齡關切地問他道:「怎麼了,是不是身上不舒服?」
孔祥熙聽了這話後,頓時像被打開了話匣子,他道:
「不,我夢見我在井兒院把半筐撿回的煤渣倒在灶前,奶奶癟著的嘴露出了微笑;後來又夢見在銘賢學校給學生講礦產開發課,學生們嚷著要我帶他們去搞實踐······唉,都是夢!要是時光能夠倒流,我後半生決不到政府做官……我要另選一種生活。」
說到這兒,孔祥熙的眼角竟滴出了渾濁的淚水。宋靄齡聽到這兒,也感傷起來,她接住孔祥熙的話頭道:
「我最近也老是做夢,都是童年的事,都是與父母弟妹在一起的事,每次醒來半天心口堵得慌……」
說到這兒,兩人都不約而同想起一個古諺:人一旦頻繁夢到過去的人事,尤其童年的人事,往往意味著他們大限將至。
兩人都不再吭聲了。
良久後,宋靄齡喃喃地道:
「我準備在父親逝世30周年時好好祭奠一下,可這麼多年我沒能到父親墓前去看過一次,父親給了我多少慈愛……」
話說到這兒,兩人的傷心處都被觸到了:他們都太想家,可是卻回不去。於是,他們竟嚶嚶地哭了起來。
哭了一會兒後,不知是為了安慰,還是確實覺得有希望。宋靄齡竟說:「我們還是可以回去的吧!母親曾經說,活著的時候不管咋樣,死後,都希望葬在一處。」
孔祥熙忽然坐正了道:「靄齡,你想家想祖國,我們都想家,我們——回去?」
宋靄齡止住了哭泣,她抬起淚眼試探性地問:「回,回大陸?」
孔祥熙清晰地答道:「大陸——」
「啊?」宋靄齡聽到這裡渾身一哆嗦,她有些緊張地問:「自從1927年我們把寶押到蔣介石身上,到1947年整整20年啊,共產黨能饒過我們?」
「我們把財產都送上,算是折罪……」孔祥熙脫口道。宋靄齡忙擺手:「不行不行。」
這時候,孔祥熙卻認真起來:「杜聿明、衛立煌都放出來了,連沈醉也開始當起了文史研究員,我們回去總不致比他們還差吧。」
宋靄齡大約是心疼錢,她這輩子最愛的就是錢,一聽孔祥熙要拿錢折罪,她整個人都不好了。此時,回家對她而言也沒那麼重要了,她只想阻止丈夫「做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