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為何56歲時主動退位,將皇位還給趙匡胤一脈,並不是因為高尚

2025-07-12     花峰婉     反饋
1/3
趙構為何56歲時主動退位,將皇位還給趙匡胤一脈,並不是因為高尚

《——【·前言·】——》

宋高宗趙構56歲,主動把皇位交出去,看似是明哲保身,其實背後另有苦衷。

這場退位不是為了美名,是為了避禍、保命、甩鍋。

靖康之後,他並不想做皇帝

趙構真正登基那天,天是陰的。建炎元年六月,四面空蕩蕩,北宋已亡,東京沒了,父兄被擄,他這皇帝當得像逃難一樣。

靖康元年,金軍第二次南下,徽宗趙佶和欽宗趙桓在同年三月被俘北去,北宋滅亡。

趙構當時是端王,早就不在城中,正在外地避禍。

金兵撤退後,他是唯一能站出來的人。皇族沒了,百官潰散,大宋要續命,就只能推趙構登基。

這個「皇帝」,不是他爭來的,是推上去的。

可趙構心裡明白:這個位子坐不穩。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系。太祖趙匡胤那一支,早在趙匡義那代就被「太宗系」取而代之。

他是太宗趙光義的後代,這一支已經做了百年皇帝。但現在問題來了,他這一支快斷了。

趙構一生無子,史料里說是「體弱」,也有人傳是「早年失子後心灰意冷」,再後來,宮裡甚至傳他「廢后不立」。

宮廷冷清,後嗣無望,大臣憂心如焚,趙構卻不動聲色。

他不是不急,而是壓根不知道該把皇位傳給誰。

北宋的太宗繫到了趙構這代,血脈已經岌岌可危。

幾次想立嗣,都臨時作罷,不是人選不合適,就是背景複雜,牽扯派系紛爭。

尤其是「岳飛案」之後,趙構對朝堂極度不信任。他怕選了個繼承人,哪天就反過來拿他開刀。

當時有不少人上書,請他考慮遠親或旁支。

可他知道,旁支再立,又是一次「篡宗換代」的麻煩,百姓未必接受,朝臣內部也會分裂,與其繼續讓「太宗系」自我繁殖,不如乾脆換回「趙匡胤那一支」。

這不是趙構高尚,是他早就預判到了,自己「這條線」走不通。

選趙昚,是一次權力退讓的交易

南宋初年最複雜的局面,不在外部,而在宮裡。

金軍壓境是一頭,朝堂內鬥是一頭。兩頭火併夾在中間的趙構,天天提心弔膽。趙構怕被逼宮,也怕被架空。他得做決斷,不能被動等死。

趙昚這個人,出身不凡。他是趙德芳的後代,趙德芳是誰?太祖趙匡胤的孫子。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60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15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管輝若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管輝若 • 14K次觀看
呂純弘 • 29K次觀看
呂純弘 • 22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