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事務時,富弼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不避權貴,敢於直言,他的諫言往往切中要害,為宋仁宗時期的朝政穩定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 1042 年,北宋局勢越來越危急。西夏李元昊的叛亂還沒平息,北方的遼國又來趁火打劫。遼興宗派使者來,說宋朝違背了「澶淵之盟」,要宋朝歸還關南十縣土地。遼國還陳兵邊境,一副要打仗的樣子,北宋朝廷上下都嚇破了膽。宋仁宗也知道這事兒難辦,要是處理不好,北宋就得兩面受敵。朝堂上,大家都面面相覷,沒人敢接這齣使的任務。
這時候,富弼站出來了,他知道這趟出使危險重重,但他毫不退縮,向宋仁宗莊重請命:「主憂臣辱,臣不敢愛其死。」在國家危難之際,富弼展現出了非凡的擔當與勇氣,帶著朝廷的期望與重託,踏上了出使遼國的征程。
富弼到了遼國,立刻感受到了緊張壓抑的氛圍。遼興宗親自接見,一見面就言辭犀利地指責北宋,說宋朝違背盟約,在雁門等地屯駐重兵,堵塞雁門,增加塘水、修繕城壘,還廣泛招兵,有攻打遼國的意思。遼國的臣子們都勸他出兵,他說只要北宋歸還關南十縣土地,就可以不計較,不然就發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