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皇帝後送家鄉人18缸鹹菜,鄉親扔了17缸,倒出來一看後悔不已
在世界歷史中,東南亞有一位當時備受尊崇的帝王,他的名字叫鄭信。
鄭信身為華裔,祖籍廣東澄海,卻在泰國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
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與傳奇色彩,而其中,他送給家鄉人 18 缸鹹菜的故事,更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1767年,泰國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鄭信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看著從中國廣東遠道而來的鄉親們,思緒萬千。
這位泰國歷史上第一位華人皇帝,此刻正面臨一個難題:如何既表達對故土的眷戀,又能讓鄉親們平安帶回厚禮?
最終,他命人搬來18口大缸,笑著叮囑:「到家前別打開!」
誰也沒想到,這18缸「鹹菜」竟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的烏龍事件,更讓後人感嘆:鄭信的智慧,連老鄉都騙過了!
父親下南洋:一碗鹹魚的創業路
鄭信的父親鄭鏞,本是一個福建漁民。
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下,沿海百姓生計艱難,很多人迫於無奈只能選擇遠渡他鄉,「潤」出生路。
大約是在雍正八年左右(1730年),鄭鏞帶著一袋鹹魚干,冒險「下南洋」到暹羅(今泰國)。
初到暹羅的鄭鏞,日子那是真的難。
語言不通,人家嘰里哇啦說了一大堆,鄭鏞卻只能點頭陪笑,又沒有什麼背景,出了門誰也不認識,只能在暹羅的首都艱難地討生活。
他干過各種苦力活,扛大包、當腳力、甚至去「黑市」充當打手,每天都在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但鄭鏞是個有頭腦的人,他不甘心就這樣一直過著底層的生活。
有一次,鄭鏞黑市的老闆開心,讓這些打手也上了賭桌玩幾把,沒成想鄭鏞手氣出奇的旺盛,一下子贏了一年的工資,這讓他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老天也是賞飯吃,鄭鏞的老闆在和另一家賭場的「火併」之中被打死了,而鄭鏞則是趁機找到了老闆背後的「大哥」——當時的泰國財政大臣昭披耶卻克里。
一番赤膽忠心的保證之後,鄭鏞取得了阿瑜陀耶城賭博場地的承包權 。
從那以後,鄭鏞的生活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的財富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了當地的富豪,社會地位也不斷提高,甚至因為「交稅充足」,還獲得了國王御賜的「坤拍」 爵位,娶了一位美麗的暹羅女子洛央,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1734年4月17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歡樂,鄭鏞的兒子鄭信出生了。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鄭鏞還沒來得及好好陪伴兒子成長,就在鄭信出生後不久去世了,死法和他以前的老闆一樣,在一場「火併」中被人打了黑棍,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一代都一樣」。
小小的鄭信就這樣失去了父親的庇護,與母親相依為命,而幼年喪父,這在一些小說當中都是標準的「主角模板」,鄭信也迎來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或許是鄭鏞活著的時候的確「上供」了不少財富,所以昭披耶節基非常挂念著鄭信母子,在鄭信滿月時還親自到了鄭家探望,誰知一進門就發現了一條毒蛇正纏住搖籃中的鄭信。
「老昭」見狀立刻一步上前,飛快地伸出手掌一把掐住了毒蛇的七寸,就這麼徒手捏死毒蛇救下嬰兒。
再一看搖籃中的鄭信,正咧著嘴對自己笑呢。
老昭心中驚奇之下,覺得這就是佛祖帶給他的「緣分」,當即便認了鄭信為義子,鄭信的母親當然非常願意,從此鄭信踏入貴族階層,接受佛寺教育,精通泰語、漢語、兵法,最出色的還是他的武藝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