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面臨挑戰很大,中國20歲以上女選手沒有曾奪奧運跳台金牌

2025-04-16     董寬楓     反饋
1/3
全紅嬋面臨發育關大挑戰,而中國20歲以上女選手奧運跳台從未奪金,全紅嬋能否打破這一魔咒,為自己和中國跳水書寫新傳奇?

全紅嬋在近期比賽中的表現確實有些不盡人意。

就拿2025年跳水世界盃加拿大溫莎站來說,女子單人10米台決賽里,陳芋汐以417.55分奪冠,全紅嬋僅以407.55分獲得亞軍。

而在此前的分站賽中,她也多次不敵陳芋汐。

從身體發育數據來看,隨著年齡增長,全紅嬋的身高、體重有所變化。

這些變化對她的跳水動作影響明顯,靈活性不如以往,在做翻騰、轉體動作時,身體的協調性下降。

穩定性也大不如前,站在跳台上,身體的平衡感似乎也受到了影響。

入水精度更是下滑,以往那令人驚嘆的「水花消失術」出現失誤的頻率變高,這直接導致她在比賽中的得分受到影響。

在中國女子跳台的歷史上,有一個令人無奈的現象:超過20歲的中國女選手,從未贏得過女子單人十米台奧運會金牌。

周繼紅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摘金時才19歲;許艷梅1988年漢城奧運會奪冠年僅17歲;伏明霞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蟬聯冠軍,當時分別是13歲和17歲;陳若琳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問鼎,年齡為15歲和19歲;任茜2016年里約奧運會勝出是15歲。

就連全紅嬋的恩師陳若琳,也沒能打破這個怪圈。

她本有機會實現女子十米台奧運三連冠,從而超越伏明霞成為歷史第一人。

然而,傷病和發育後的身體,讓她的穩定性和入水精度都受到極大影響,訓練時渾身貼滿繃帶,狀態令人擔憂。

最終,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根據選拔賽情況,決定讓陳若琳出征里約雙人比賽,單人項目上她在難度和穩定性上已沒有優勢。

19歲的陳芋汐其實同樣面臨這樣的魔咒。

只是現階段,發育期之後的她身材管理做得比較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競技狀態,暫時看起來似乎度過了危機。

但誰也無法保證,三年後的奧運會,她的身體會不會出現狀況,畢竟身體發育帶來的影響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