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一個神童,卻成為大唐的失蹤人口

2025-04-15     花峰婉     反饋
3/3
徐敬業與駱賓王曾經在蜀中從軍時認識,彼此比較欣賞,當徐敬業說出討伐大計時,駱賓王拍手稱好,立馬響應,義不容辭地為這次行動寫下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文,「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豪情壯志。這篇文章到了清朝時,入選了《古文觀止》,該書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可見後世的高度認可。

當這篇檄文傳到武則天手上時,她越看越氣,因為上面的每一個字都太犀利,把她批得簡直是體無完膚,不免得怒火中燒。

但是,當她看到這一句「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的時候,卻佩服不已,她感受到寫這篇檄文的人真的很有才華,而且心懷天下,有大將之風。於是,她問身邊人:「這篇檄文是誰寫的?」宰相回答:「駱賓王。」

武后聽完感嘆道:「這是宰相的失誤啊,怎麼能錯失一個這麼好的人才呢?」儘管覺得錯失棟樑之材,但為了穩固政權,武則天還是下令,繼續圍剿徐敬業的討伐行動。

在這篇檄文的鼓舞下,各地討伐的武裝勢力很快就聚齊了十萬人,逐步逼近武后的政權中心。但徐敬業還是太年輕,沒有把握好良機,在武則天的重兵夾擊下,這場浩浩蕩蕩的討伐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在逃亡過程中,手下中途叛變,徐敬業被殺害。

關於駱賓王的生死,眾說紛紜,有史書記載,他在徐敬業內亂中被殺,也有史書記載,他可能逃亡落髮為僧。無論駱賓王結局怎樣,最終他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有人說他不懂變通,可惜了一身好文采,造就了人生悲劇。

駱賓王的一生跌宕起伏,有兩點值得後人稱頌。首先,他文學的造詣確實很高。就連武則天也為駱賓王的才華感到惋惜。其次,他的人品與行為高度統一。駱賓王一生剛正不阿,雖然不懂變通,但正是因為他的言行一致,展現出的氣節讓人銘記。
奚芝厚 • 263K次觀看
舒黛葉 • 41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福寶寶 • 51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