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古代不叫「蘋果」,古人取了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2024-10-01     左晶秀     反饋
1/5
蘋果,多少個夏日午後,我們啃著這紅彤彤的果實,嘗到汁水飽滿的清甜。如果讓你說出心目中最典型的水果,蘋果想必高居榜首。然而你知道嗎,在遙遠的歷史長河裡,我們熟悉的「蘋果」還不是這顆果實的本名。它曾有過「柰」、「林檎」等各種別致的稱呼,其變遷跌宕反映了語言和文化的融匯流變。

蘋果,這種甜美多汁的水果,是許多人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如今「蘋果」這一稱呼已經深入人心,但在古代,蘋果並不叫「蘋果」,而是有著各種別致的名字。其變遷反映了中日兩國文化的融合。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當時,社會已初步繁榮穩定,農業生產有所發展,逐漸出現了更多種類的果樹。蘋果樹可能是隨著絲綢之路的商隊傳入中國的。最初種植於新疆一帶,那裡陽光充足,蘋果發育良好,果肉飽滿多汁,深紅的外觀與今人所見無異。

叫它「蘋果」還要再過好幾個朝代,而當時讀書人給這種來自西域的水果取了一個雅致的名字——「柰」。「柰」這個字最早見於西漢詩人、政治家司馬相如的傑作《上林賦》。該賦描述了許多當時的珍稀動植物,其中寫道:「亭柰厚朴」,描繪了蘋果果實飽滿的樣子。「柰」字畫意簡潔,卻極富詩意,與蘋果的高雅氣質不謀而合。

在司馬相如筆下,蘋果有了第一個雅稱。但對廣大百姓來說,「柰」字太過生僻,日常生活中不方便使用。所以民間還有一個更通俗易懂的稱呼——「林檎」。「林檎」一名取意於蘋果常生長在林中,成熟時受到啄食的樣子。飛禽走獸為爭奪這些甜美的果實,使林中的蘋果樹看上去就像被啄空了一樣,故有「林檎」這一名稱。

雖然已有了兩個名稱,但在西漢時期,能吃到蘋果的還是少數人。種植面積有限,每年的產量也很小,只有達官顯貴才有機會嘗到新鮮的果實。而對一般老百姓來說,大多數時間裡看到的只是路邊林中成熟的野生蘋果樹。

中國的語言文字發達,不同階層對同一物品往往有不同的稱呼。「柰」是上層人士使用的雅稱,而「林檎」則通俗易懂。雙名稱並存,反映了當時社會階層的差異。這種雙名現象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許多傳統食物和物品都有俗稱和雅稱之分。

西漢時期,中國尚未完全統一,各種思想百家爭鳴,文化藝術呈現出繁榮局面。詩歌賦格文的發達為「柰」一詞的產生提供了文化土壤。同時,社會階層分化導致不同社會群體對同一物品產生不同稱謂。蘋果樹是外來物種,起初僅限於貴族園林,平民難得一見。這加劇了蘋果的神秘感和貴族氣息,上流社會自然選擇一個雅致的名字。「柰」一詞正合乎他們對優雅修辭的極致追求,既新穎,又不失典雅。

而簡單樸實的民間,需要一個更加直白易懂的叫法。他們看到林中蘋果樹多被啄食的景象,便有感而發地取了個「林檎」的稱呼。一個字道盡了蘋果的生長環境和特徵。兩種不同的命名方法,折射出當時社會階層的鴻溝。但無論哪種稱謂,都讓這種新奇的果實在中國紮下了根基。

二. 遣唐使傳「林檎」 日本保留古稱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7世紀中葉,日本派遣遣唐使來華學習中國的先進位度、文化和技術。遣唐使團團員們對這個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的東方大國倍感興趣。其中也有人專門研究農業知識,比如水稻種植和絲綢養殖等。蘋果的栽培方法自然也傳入了日本。

平安時代的日本上流社會非常崇尚來自中國的一切事物,這包括飲食、著裝、建築等方方面面。蘋果以其美妙的口感和深紅的外表,很快成為日本貴族們競相模仿的對象。他們保留了「林檎」這一稱呼,將其作為蘋果的正式名稱使用。

而在中國,隨著朝代更迭,「林檎」逐漸為「蘋果」所替代。明朝時,傳入中國的佛教經書中,將蘋果音譯為「頻婆」、「頻果」,這很可能啟發了「蘋果」一詞的產生。它比「林檎」更加簡潔流暢,傳播範圍也更廣。到了清朝,「蘋果」已經成為主流叫法。而在隔海相望的日本,人們仍然沿用著幾個世紀前從中國學來的「林檎」。
1/5
下一頁
奚芝厚 • 112K次觀看
舒黛葉 • 26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福寶寶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