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袁世凱的秘書,冒死為秋瑾收屍,有錢有才還絕美,卻皈依佛門
照片中的這位女子,眉目清秀,氣質卓絕,在沒有美顏沒有整容的民國時代,已經算是罕見的美女。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也絕對不輸頂流。
然而,大多數人卻對這個女子沒什麼印象。事實上,她是民國時期女子群芳譜中有名的才女,論才氣,她絕對不輸林徽因。論見識,她也是巾幗不讓鬚眉,遠超許多當世的男子。
這位女子就是呂碧城。
01 早年喪父,經歷坎坷
呂碧城出生於1883年,正值清朝光緒年間。她成長在一個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其父呂鳳歧高中光緒三年那一年的進士。
除了錦衣玉食外,父親呂鳳岐給女兒帶來更多的是文化方面的薰陶。光是藏書,呂府就有三萬多冊。此外,呂碧城的母親嚴氏,也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
夫妻倆都精於詩書,自然會給幾個兒女帶來不小的影響。況且,雖然處於清朝,呂氏夫婦卻並沒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他們將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地教給幾個兒女,希望他們能夠在這裡學會做文章以及做人的道理。
從那個時候開始,呂碧城就在一眾兄弟姐妹中脫穎而出。
在呂碧城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呂鳳岐卻溘然長逝。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來說,這簡直是一種難以言明的重擊。
可是在當時,呂碧城還來不及為父親過世的事情感到悲傷,就不得不提前面對那種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現實問題。
呂碧城原本有兩個兄弟,可不幸的是,家裡的這兩個男丁也早早夭折。父親去世後,族中上下都欺負呂碧城孤兒寡母無人照拂,就使用了一些卑鄙的手段奪走了原本屬於母女四人的家產。
為了霸占遺產,這些族人還將呂碧城母親幽禁起來。無奈之下,呂碧城只好使盡渾身解數四處求援。可是,最後母親雖然救出來了,但是財產也拿不回來了。就這樣,母女四人不得不選擇投奔母親的娘家。
屋漏偏逢連夜雨,麻繩專挑細處斷。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和呂碧城訂下婚約的汪家也反悔了。呂碧城原在九歲時和汪家少爺定下婚約,但是由於呂鳳岐的突然離世,呂家也不復從前,家道中落,所以汪家悔婚,向呂碧城提出了退婚。
這對於呂碧城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從小才氣橫溢的她,哪裡受過這樣的委屈?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呂碧城的心中種下了一個不婚的種子。
02 寄人籬下,恰逢伯樂
嚴氏帶著四個女兒投奔自己的母家,希望幾個女兒能夠得到娘家的庇佑。但,寄人籬下終歸是寄人籬下。呂碧城就像當年居住在賈府的林妹妹,處處要看人臉色,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落下把柄。
於是,為了生活,嚴氏不得不讓呂碧城去投奔其舅父,只留下自己和小女兒在母家。
然而,即便如此,讓她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土匪綁架。幸好有人及時趕到,將母女二人救下。
從那個時候開始,呂碧城已經漸漸看透了人性,明白了社會的現實與險惡。
不過,生活在陷入危機的同時,也總會記得點燃一盞希望之燈。
對呂碧城來說,這盞希望之燈就是當時漸漸覺醒的女權思想。當時,天津女子學堂正在籌辦之中,呂碧城非常嚮往這樣的學習機會。
可是當她向舅父提出要去天津學習時,卻遭到了舅父的嚴厲反對。換了一般的女孩,可能也就就此作罷,乖乖聽從家長安排嫁人生子。
但呂碧城身上是有一股韌勁兒在的。她身無分文,就敢隻身來到天津。在走投無路之際,她也能夠冷靜下來思考解決辦法。
說來也是巧。她偶然間寫的一封信,竟然落到了《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的手裡。看到這封信後,英斂之被這個小姑娘的勇敢果決感動了。同時,呂碧城寫得文章也深得其心。
於是,機緣巧合下,呂碧城終於藉此機會登入文壇,開始了她的文壇之路。
03 交往名流,壯志凌雲
在剛剛進入文壇的時候,呂碧城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小姑娘。
在開始為《大公報》寫稿後,呂碧城就寫了不少驚嘆四座的文章和詩詞。這些文章大多數都是和女權意識相關的,受到了很多當時有志之士的肯定。
也正是因為這樣,呂碧城認識了很多社會的名流和名士。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著名的巾幗英雄秋瑾,還有袁世凱的兒子和李鴻章的侄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