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7世紀,佛教經尼泊爾和中國漢族居住區傳入西藏,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佛教在西藏地區已成規模。
藏傳佛教中有兩位地位十分崇高的高僧,一個叫達賴,一個叫班禪。
他們的「本事」很大,不僅在中國西藏歷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都有著輪迴「轉世」的超能力。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轉世」的能力呢?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兩位又有什麼關係嗎?
01、最早的轉世活佛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不同於其他佛教流派的一大特徵,而這一特徵的形成既有著藏區文化的原因也有現實因素。
藏區佛教的發展原本受到吐蕃王室的支持,但是在公元834年,吐蕃王室下令滅佛,藏區佛教發展遭遇重大挫折。
從吐蕃首都出逃的僧人就如同蒲公英種子一樣,在不同地點獨立傳教。吐蕃並沒有中央王朝那麼強大的實力,很快佛教在藏區四處開花,並逐步獲得了基層權力。
獨立發展的僧人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教派,收穫了廣闊的信眾,甚至地方部落首領和富人都成為他們的信眾。
一些宗教知識淵博、傳教能力突出的僧人擁有了宏偉的寺廟、寬廣的土的、數量眾多的奴僕,對群眾生活和精神世界有著很大影響,儼然一副封建領主的模樣。
不同教派為爭奪信眾和財富,擴張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矛盾,甚至會互相攻伐。
在不斷的教派鬥爭中,僧人們認為自己必須有傑出的、有號召力的和相對穩定的領袖人物,為此不同教派採取了不同措施。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獲得世俗力量的支持,比如和西藏一些地方政府、部落首領聯盟。
但是風水輪流轉,世俗力量也有興衰;佛祖保佑不了一個政治勢力繁榮穩定,政治勢力也同樣保護不了佛祖的法統萬世流傳。
有的教派搞起了家族傳承,比如歷史上的薩迦派,安排家族長子出家為僧掌握宗教權力,次子負責結婚生娃並掌握世俗權力,叔伯侄子負責寺廟的日常運營管理,宗教淪為家族的附庸。
「家天下」的弊端無需多言,同樣的道理,「家宗教」的做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最終薩迦派走向衰亡。
還有地走學術精英路線,比如噶瑪噶舉派注重師徒之間宗教知識的傳承,好處是這個教派的宗教地位很高,壞處是世俗權力太小。
為了改變尷尬處境,13世紀時噶瑪噶舉派一方面派人聯繫蒙古人,獲得元朝中央政府的冊封,也正是從這時開始,藏傳佛教的活佛們開始統一把中央政府當作自己的靠山。
另一方面,噶瑪噶舉派僧人不能娶妻生子,就開發出了活佛轉世系統。1283年該派高僧噶瑪拔希圓寂,去世前他說自己會轉世,請人尋找自己的轉世靈童。
5年後的1288年,僧人們確定一個名叫攘迥多吉的孩子為噶瑪拔希的轉世,藏傳佛教第一位轉世活佛就此誕生。
根據習慣,後世尊攘迥多吉為第三世活佛,噶瑪拔希和他的師父則分別為第二世和第一世活佛。
攘迥多吉通過轉世制度繼承了噶瑪拔希的宗教影響力,保證了教派的繁榮。
這一世系的活佛是藏傳佛教轉世時間最久的,從第一世活佛出生至今已經傳承9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