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王莽還進行「五均六筦」的經濟改革。王莽實行五均六筦的本意是為了壓制豪強、緩和統治階級的分歧、增加府庫的收入,實際上卻並未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加劇矛盾,加速新莽王朝的垮台。
除上述以外,王莽還進行幣制改革、統一度量衡和更易名號等種種措施。但終究偏離實際,非但未解決問題,反而激化社會矛盾,社會經濟狀況日益惡化,王莽新朝面臨著嚴重的統治危機,引起了綠林和赤眉大起義,最終導致了新莽王朝的覆滅。
公元23年,起義軍攻入長安,王莽在王揖等人護衛下逃往漸台,隨行的還有千餘人。最終隨行的人全部被殺,王莽也被杜吳所殺。公賓砍下王莽的頭顱,將之懸於宛市之中。但為何王莽的頭顱會被歷代皇室收藏,並長達兩百年之久呢?
王莽頭顱被珍藏
史書記載,王莽被起義軍所殺後,頭顱懸於宛市,供百姓泄憤,其後卻不知去向。直至295年,才再次出現。由此也就是說王莽的頭顱被收藏了272年之久。可為何後世要收藏他的頭顱呢?
原因無疑有以下幾點。第一便是王莽本人極具爭議性。王莽少時侍奉母親,照顧寡嫂,撫育兄長遺子。每天勤奮讀書,對上尊敬長輩,對下則禮賢下士;對內克己守禮,對外則體恤百姓。因此少時的王莽在百姓中極受愛戴。
王莽與王氏家族中生活奢靡的同輩而言,實乃道德楷模。因此在伯父和姑姑的全力輔助下,王莽的仕途可謂平步青雲。朝野上下無不對他讚嘆有加,因此,在動盪不安的西漢末年,王莽也被視為挽救危機的最佳人選,甚至被視為「周公再世」。
然而王莽的野心卻並未就此止步。為了扳倒他在仕途上的競爭對手,王莽暗中搜集表兄淳于長的罪行,並告知姑姑王政君,最終將淳于長殺死,奪得大司馬之位,這成了他大展身手的開始。
此後的王莽開始誅殺異己,凡是觸犯他的人,王莽絕不輕饒。為維持朝中地位,他又勾結著名儒士大司徒孔光,以王太后的權勢逼迫孔光與自己為伍,更利用孔光的力量為自己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