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至少陪孩子吃3次晚餐。
晚餐是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的時光,也是一天的儀式感,爸爸盡量不要缺席。
一邊吃,一邊問問孩子:
「寶貝,今天開心嗎?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親子關係才能更融洽。
當然,爸爸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也不要忘了照顧媽媽的情緒。
如果發生意見上的分歧,最好私下討論,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
如果孩子只聽一個人的話,他很容易判斷是非對錯;如果變成多種聲音,他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說話、做事的分寸感會被破壞。
所以,作為爸爸,只要媽媽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那就堅定地站在媽媽的立場。
父親給孩子陪伴、榜樣的力量,媽媽建立規則、教會孩子為人處世做事的方式。
父母各司其職,讓愛和教育的天秤不偏不倚。
4、父親,是一個孩子童年的底色。
他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性格和格局,還會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人生走向、婚姻態度,乃至於整個人生。
不信,去看看那些父親對母親呼來喝去、說話粗魯的家庭里,兒子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再去看看那些父親對母親體貼入微、說話柔和的家庭里,兒子又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千萬不要小瞧父親對一個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人都是看到什麼,就會習慣什麼;習慣什麼,就會體現什麼。
很喜歡作家梁鳳儀的一段話:
「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