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用回來了,陪陪你母親吧,等什麼時候你媽能好好生活了你再回來。」
我說:
「把我媽接到家裡住一段時間吧,這樣我也放心。」
他說:
「不用了,你就在家裡陪她吧,家裡就不用去了,等她情緒好點了,要是能自己生活就自己生活,要是不能的話,你就順帶的給她找個養老院吧。」
我聽著他的話一下子就火了,怒罵他:
「你是不是不想給我媽養老?你什麼意思?」
丈夫卻說:
「是的,我不會給你媽養老的,我們家也不能接你媽過去。」
我很憤怒,我也很難過,又一次爭吵到了失婚,而他卻依舊堅定,最後我哭訴著說:
「就因為我沒有給你媽奔喪麼?」
他點了點頭沒有否定,並且說:
「咱倆湊合的能過下去就過,但是你母親的養老事情,我一定不會退讓。」
說完之後他就走了,不給我任何的機會,而我也深知這件事情的結局,大概改變不了了。
我也一度想過失婚,但是卻沒有邁出那一步,我也想過問他到底為什麼那麼看重我沒有去奔喪這件事情,但每次得到的答覆都是冰冷的,陌生的,最終我將我的母親送到了養老院,母親沒有怪我,而是得知了我們的爭吵原因後還是數落了我一句:
「你當時應該去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麼?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過去只是多了一個會哭的兒媳婦而已,可是我父母卻少了一個能夠依靠的人,為什麼這麼明顯的選擇題,卻那麼多人覺得我選擇錯了呢?如果再有一次,我認為我依舊不會去奔喪,我依舊會陪在父母的身邊照顧他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