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啊,你們老三屆學生都快要70歲了。
一般來說,人在70歲以後是很難過的。
第一是因為病痛,一身患有多種疾病,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
第二是因為孤獨,人老了活動空間變小,與社會漸漸隔絕,越來越多地待在家這個狹小空間里。
因此,幾乎90%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憂鬱症。
老人是弱勢群體。身體弱,精神也弱。
在我們院裡(北大清華的家屬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憐兮兮地期待著他人來關懷照顧,變成了弱勢嬰孩。
看到這種情形,我就想,難道人的晚年一定要這樣過嗎?
我今年94歲,老公(趙寶煦教授)兩年前去世了。
我現在一個人生活得很好。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除了每周清潔工來打掃兩次,生活基本自理。
我不習慣與保姆同住,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盡量自己做。
每周子女們都來看望我。我還要兒子不用每周都來,兩周來一次就行了。
他們也忙啊,而且他的家與我這兒離得太遠了。
我自己平時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讀書、看報、看電視、散步、做家務,保持著自己不緊不慢的節奏。
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走」。
我沒有任何遺憾。現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質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質量。
我認為人生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有目標。
例如童年時期的目標就是玩,青年是學習,中年是工作養家,老年也要有目標啊,沒有目標的人生特難受。
那老年人的目標是什麼?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要盡量使自己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