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是個農村走出來的姑娘,當年讀書算不得多麼上進,但好在專業還算不錯,畢業後回到家鄉所在的市區,工作沒幾年也能拿到月薪四五千塊。
之後在別人的介紹之下,劉玲又在短短的兩年內完成了人生大事,相親、結婚和生子,本以為人生的道路就這樣順順利利的走下去了。
可是自從懷孕開始,丈夫就開始變得冷漠自私,經常跟朋友吃飯喝酒不回家。等到劉玲快要臨產的時候,想讓丈夫陪著去醫院,人家乾脆利落地拒絕,一句「我又不是大夫,又不能幫你生」說的理直氣壯。
女兒出生之後,也不曾見到他和家人去看望一次,那時候的劉玲心裡很涼,但是為了孩子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一直儘量維護家庭的完整。
孩子小的時候,劉玲自己帶著孩子,公公、婆婆和丈夫沒人願意搭一把手,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是靠不住,說他們要幫忙帶孫子。哪怕哥哥家的孩子已經上學,哪怕嫂子婚後一直賦閒在家,哪怕畢業後她每個月都給娘家五分之一的工資。
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選擇袖手旁觀,劉玲也沒有什麼怨言,畢竟父母將自己養大已經盡到了應盡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無可厚非的時候。
孩子三歲前,劉玲在家帶孩子,每個月跟丈夫要生活費,都需要再三催促,對方才會勉為其難的給千把塊錢,一家三口的吃喝都是從這裡支出,沒有了多餘的錢給父母,母親偶爾還會念叨幾句。
前年的一次意外,父親摔傷了腿,需要住院治療,母親打電話來要她想辦法籌集住院費,一個全職媽媽僅有的收入是每個月那一千來塊錢的生活費,情急之下只好跟丈夫求助,但得到的只是對方的長達一小時的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