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社交方式,不是請客吃飯、送禮,而是以下三種

2023-03-31     左晶秀     反饋
1/3
01

說起社交,很多人會想到飯局、送禮。

《鐵齒銅牙紀曉嵐》里,和珅趁太后過生日,送了一個由108顆合浦珍珠做成的「壽」字,深得太后和皇上喜歡。

和珅送「蘇東坡古硯」給皇上,卻被紀曉嵐識破,實為贗品,貽笑大方。

可見一斑,這送禮是很麻煩的事情,弄不好,馬屁拍在大腿上。

根據現實生活來說,你送禮給別人,人家不一定喜歡。經濟水平較高的今天,誰家都不缺衣服、食品。禮物多了,人家還覺得沒有地方堆放,轉送別人,顯得麻煩;退回到店鋪,就會有斂財的嫌疑。

同樣,你請人吃飯,人家沒有時間,就是有時間,也懶得來,因為人際關系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不是誰要大張旗鼓地幫人、合作。

有人會問:「這不行,那不行,怎麼社交才好呢?」

如果你善於琢磨和觀察,就會發現,最好的社交方式,不是請客吃飯、送禮,而是以下三種。

02

第一,通過宣揚別人的長處和善良,做別人的「伯樂」。

很多人做了好事,不會留名。看來,做人要低調的道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當一個人做了好事之後,被宣揚了,又會覺得很快樂,就算不喜形於色,也會「偷著樂」。

古人說:「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

選擇合適的機會,給別人點個贊,找到別人的長處,自己不會損失什麼,但是會讓別人開心,從而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最可貴的是,你讓別人的好處越來越明顯了,別人順理成章就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從而在某些方面,取得進步。

言語的力量,放大了,就是改變命運的原動力。

西晉時期,左思原本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他寫了《三都賦》,但是沒有什麼人欣賞。還有人認為,這樣的文章,丟人現眼。

當時的名臣張華,看了《三都賦》之後,說:「這篇文章,了不得,可以和《兩都賦》《二京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只是作者的名氣不大而已。」

張華是西漢名人張良的後人,又大權在握,說話很有分量。因此,人們馬上改變態度,爭著購買《三都賦》, 還造成了「洛陽紙貴」的典故。

若干年後,左思變成了文學家。

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還在點贊:「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

說話人人都會,但是說好話,很多人不會。說話的語氣、時機、態度等,決定了說話的效果。

善於社交的人,不一定話多,但是善於美談。如果時機不對,沉默也是最好的語言。學說話,對於社交,無不裨益。

03

第二,對所有的人都高看一點,做到「冷廟燒香」。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本是普通人,還是你的下屬;有的人,生活落魄,壓根就不值得多看一眼;有的人,會一直安靜,看不出有什麼優點。

愚蠢的人,喜歡居高臨下;聰明的人,喜歡抬頭看人。

把低處的人,捧得高高的,或者主動拉一把,那麼對方就是你的人脈了。人與人的情感,其實是「互相交換」的關系——你對我不仁不義,憑什麼我對你有情有義?

東晉時,有一個叫褚季野的人,在章安做縣令。在官場上,沒有什麼地位。

有一段時間,他外出辦事,投宿在錢塘驛站。

當地的縣令沈充,送客人過錢塘江,手下的人就把驛站里的人趕到附近的牛棚里,騰出最好的位置給客人。

夜裡,錢塘江漲潮,沈充出門看情況,忽然發現牛棚里有人,就問:「誰在牛棚里啊?」

牛棚里傳話 :「我,褚季野,河南來的。」

遠來的人,都是貴客。沈充趕緊把褚季野請到驛站來,並且用好酒好菜招待,表示歉意。之後,還送褚季野到了縣界——兩個人從此成為了好友。

事實證明,沈充的社交是對的。因為,褚季野做了衛將軍、中書令等,其女兒褚蒜子做了皇后。

社交不能靠當下的財富和智慧,要有大的格局。從十幾歲的時候,就去結交周圍的人,對那些沒有出息的人,也高看一等。

當自己到了三四十歲的時候,就會發現,曾經被高看的人,真的變成了高人。你有困難,去求人辦事,自然就很容易了。

也有一些人脈關系,可以在六七十歲的時候才用起來,成為一生的知己。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