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問縣令:你父親叫什麼?縣令答後,嘉慶當即說道:朕要重用你

2025-11-24     花峰婉     反饋
1/3
嘉慶問縣令:你父親叫什麼?縣令答後,嘉慶當即說道:朕要重用你

嘉慶皇帝破例召見縣令

嘉慶年間,固始縣縣令謝興嶢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他進京面聖。他拿著詔書,神情激動。這也怪不得他,畢竟他區區一個縣令能夠得到皇帝召見,實在是太罕見了。

雖然在普通百姓眼裡,縣令已經是不得了的人物了,但是在朝廷眼裡,縣令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存在。

別的不說。清朝光縣就有1300多個,也就是說有1300多個縣令。什麼東西,數量一多,就不值錢了。

更何況,縣令才七品官,在整個朝廷體系中的地位是很低的。

皇帝日理萬機,每天能召見的大臣數量是有限的。因此皇帝不可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區區一個縣令身上。

畢竟清朝地大物博,一個縣的事情再大,在皇帝眼裡也算不了什麼。

別說縣令了,即便是知府,一輩子也不一定有機會和皇帝見上一面。

現在嘉慶皇帝竟然要召見謝興嶢,他怎麼能不激動?畢竟那是古代,是皇權社會,人們對於皇帝的崇拜是發自靈魂深處的。能見皇帝一面,瞻仰一下皇帝的面容,可謂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兩個月後,謝興嶢出現在了皇宮之中。嘉慶皇帝問了他很多地方上的事情,他都對答如流。

作為一個深宮之中長大的皇帝,嘉慶對於地方上的事情其實是缺乏認識的。讓他欣慰的是,謝興嶢事無巨細,講解得十分詳細。

雖然謝興嶢只是一個縣令,但是他的回答卻讓嘉慶對於自己執掌的這個帝國有了更深的認識。

正事說完了後,因為對謝興嶢很滿意,於是嘉慶又隨意和對方聊了幾句家常。

嘉慶看著謝興嶢的履歷,好奇地問道:「我看你是湖南人,但是你怎麼能講一口地道的京師方言?」

謝興嶢畢恭畢敬地答道:「家父謝振定,在京師當了十幾年的官。臣小時候便跟隨父親來了京師,因此一直講的是京師的方言,反倒是湖南的家鄉話不會說。」

嘉慶聞言大為詫異道:「什麼!你是謝振定的兒子?就是那個『燒車御史』?」

謝興嶢也頗為詫異:「陛下知道家父?」

嘉慶笑了:「你父親可是大名人,他『燒車御史』的名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你不知道,你父親後來官復原職後,是朕提拔重用的。」

嘉慶越說越高興:「既然你是謝振定的兒子,那我不能虧待你,朕要好好地重用你!」

這謝振定到底是什麼來頭?那「燒車御史」又是怎麼回事?嘉慶為何聽了他的名字,立刻要重用謝興嶢呢?

這個御史不簡單

謝興嶢的父親謝振定乃是少有的「神童」,他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聰穎好學,10歲就遍讀十三經,於乾隆四十五年高中進士。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翰林院裡修書。翰林院的翰林們雖然品級不高,但是最為清貴,朝中大臣,大多是翰林出身。

可以說,只要進了翰林院,這前程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但是修書久了,謝振定靜極思動,想要換個位置,做點實事。畢竟他讀的是聖賢書,他入朝為官為的貫徹聖人之言,報效國家。

整天在翰林院修書,對他來說是虛度光陰。

於是他向乾隆皇帝反映了自己的想法。雖然乾隆朝的吏治不敢恭維,但是有年輕官員願意勇於任事,這可是好事,還是要鼓勵了。於是乾隆皇帝准了他的奏疏,讓謝振定去做了一名監察御史。

當時已經是乾隆晚年,此時的乾隆皇帝早已沒了雄心壯志,朝廷中的很多事情,他都交給和珅去處理。

和珅是個什麼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他打著皇帝的旗號。黨同伐異,弄得朝堂上下怨聲載道。

而且上行下效之下,原本就很糟糕的吏治進一步惡化。阿諛奉承之輩橫行朝野,清廉之士卻備受打壓。

對於和珅的種種倒行逆施,謝振定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雖然胸懷抱負,但是並非那種愣頭青。他明白自己根本撼動不了和珅的地位,如果貿然對和珅出手,倒霉的只會是自己。

遠的不說,和珅家的管家劉全,大家應該都耳熟,《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他的戲份還不少。

就這麼一個和珅家的惡奴,仗著有和珅撐腰,可謂是壞事做盡。人們是敢怒不敢言。

有個叫曹錫寶的御史,琢磨著動不了和珅,還動不了和珅的家奴?於是彈劾劉全的私宅比皇宮還奢華。

乾隆皇帝當時雖然不太管事,但是他對於皇帝顏面還是很看重的,劉全此舉是赤裸裸地打皇帝的臉。

所以說,曹錫寶並非有勇無謀之輩,他是經過深思熟慮,謀而後動的。

但是他還是小瞧了和珅。和珅接到消息,竟然一夜之間就將劉全的私宅夷為平地,讓曹錫寶的彈劾成了「汙衊」。

結果反倒是曹錫寶被罷官,而劉全啥事也沒有。

同為御史,謝振定感同身受,於是暗下決心為同僚報仇,給和珅點顏色瞧瞧。

別說,還真被他找到了機會。

當時和珅權傾朝野,依附他的人多了去了,而狐假虎威、仗勢欺人之輩更是數不勝數。

和珅妻妾成群,但是他最寵愛的是一個小妾劉氏。劉氏有個哥哥名叫劉武,仗著是和珅的「小舅子」,經常橫行霸市、欺男霸女,可謂是壞事做盡。

劉武這人屬於是「暴發戶」,因此做起事來沒劉全那麼謹慎,破綻自然也就多。

而謝振定在做了一陣子監察御史後,被調去做了巡城御史。恰巧就在這期間,讓他遇到了劉武。

當時謝振定帶著手下在城中巡視,忽見一輛奢華的馬車在路上疾馳,沿途撞傷了不少行人。謝振定立刻命手下將馬車攔下,叫車上的人下來說話。

他一看下來的是劉武,立刻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謝振定假裝不認識劉武,問道:「你是何人?可知道這種車架只有一品大員才有資格乘坐?」

劉武聞言,一位對方不認識自己,趾高氣揚地答道:「我乃是和中堂府上的人,我妹妹是他的妾室。識相的話,趕緊放我離開,否則得罪了和中堂,有你好果子吃!」

言語中的威脅之意毫無掩飾。

謝振定聞言,大聲呵斥道:「大膽,竟敢冒充和中堂的親戚!誰不知道和中堂忠君體國,乃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和中堂行事一向光明磊落,受到我輩景仰,怎麼會有你這樣的親戚?你肯定是冒充的!老實交代,你到底是何人?為什麼要汙衊和中堂?」

劉武一聽,急了,急忙辯解道:「我真的是和中堂的小舅子,不信你去他府上問問。」

「還敢信口雌黃,來人,給我把他拿下。」

就這樣,劉武成了階下囚。

但是事情還沒完,謝振定以京師重地,竟然有人冒充朝廷重臣的親戚,乘此逾越的車駕為由,竟然下令將馬車給燒了。

事情鬧到最後,和珅只能吃了啞巴虧。劉武橫行霸市也就算了,還乘坐逾越之車,關鍵當時路上很多人都看到了,他實在沒有什麼可操作空間。

更何況謝振定自始至終都是打著維護和珅的名義嚴懲劉武的,和珅不僅不能怪罪他,反倒還要表示感謝。

更讓和珅無語的是,由於自己馬車被謝振定一把火燒了。使得他一段時間裡出門都沒有符合身份的馬車,導致他這陣子都不便乘車出門。

和珅這輩子就沒吃過這樣的虧。

仕途坎坷,謝振定不忘初心一心為民

吃了這麼大的虧,和珅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但是此時也不便報復謝振定,只得等風頭過去後,人們淡忘了此事,再命黨羽彈劾謝振定。

當時乾隆皇帝已經禪位,但是依然以太上皇的身份攝政。不過他年事已高,說話都不利索,只有和珅聽得懂。於是和珅就成了乾隆的「翻譯」,很多「聖旨」都是從他口裡說出來。

至於嘉慶皇帝,直接被和珅排擠得什麼也做不了。因此當聽說謝振定火燒和珅馬車的事跡時,感到大快人心,也記下了這位「燒車御史」。

後來乾隆去世,和珅被下獄抄家,嘉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起復謝振定。

謝振定沒有讓嘉慶失望。他先是出任禮部主事,主持了嘉慶十一年的陝西科舉考試,為朝廷發掘了不少人才。

因為工作乾得漂亮,他後來又調任順天府通州糧廳,管理漕糧。

這可是個肥差,負責漕糧的官吏個個都賺得盆豐缽滿。但是謝振定為官清廉,他到任後約束手下,將通州糧廳的不正之風狠狠地殺了下去。

有一天,因為冬天乾燥,有一艘運糧的漕船突然起火了。那些官吏個個手足無措,謝振定見狀,立刻身先士卒,帶領手下去滅火。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火很快就熄滅了,避免了朝廷的損失。但是他自己卻多處受傷,休養了好一陣子才恢復。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了嘉慶皇帝的知遇之恩。

嘉慶皇帝得知消息後,特意下旨褒獎了他。

嘉慶重的用意

嘉慶皇帝為何如此重視謝振定?其實關鍵在於吏治。

清朝吏治的敗壞始於乾隆朝,到了嘉慶朝則愈演愈烈。而這一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嘉慶深知吏治敗壞的嚴重後果,他也嘗試過各種辦法整頓吏治,但是都收效甚微。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17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