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奇葩的宰相,為辭職寫了一百多封辭職信

2025-11-21     花峰婉     反饋
3/3
(三)李廷機作品賞析

李廷機如果遇到明主,肯定有更大作為,但人的出身和所處的時代都不可能選擇,我們只有替他嘆息。他是明代的文學家,遺憾的是傳世的作品不多。在此與讀者共同賞析他寫的一首《竹枝詞》。

原文: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前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釋意:

第一句: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地勢險峻,景色雄奇。這裡的「冷煙低」形容江面上瀰漫著低垂的寒煙,營造出一種清冷、朦朧的氛圍,為全詩奠定了基調。

第二句: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附近,是三峽地區的重要地標。詩人描繪出月亮西斜的景象,暗示時間已至深夜。月光灑在江面上,與冷煙相映,更添幾分清幽與靜謐。

第三句:詩人聽到有人唱起了《竹枝詞》。《竹枝詞》是巴蜀地區的一種民歌,通常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情感色彩。「聲咽」二字表明歌聲中帶有哽咽、哀怨之情,可能是因為歌曲的內容表達了思鄉、離別等情感,觸動了詩人的心弦。

第四句:歌聲哽咽之時,寒猿和晴鳥同時啼叫起來。寒猿的啼聲淒清哀怨,晴鳥的叫聲則可能清脆婉轉。這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與歌聲相呼應,進一步渲染了詩中的情感氛圍。寒猿的啼聲常被用來表達孤獨、淒涼的情感,而晴鳥的叫聲則增添了一絲生機與活力,形成了對比與反差。

這首詩通過描繪瞿塘峽口的自然景色和《竹枝詞》的歌聲,營造出一種清冷、幽靜而又略帶哀怨的氛圍。詩人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相結合,通過寒猿、晴鳥的啼叫與歌聲相呼應,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李廷機高超的寫景抒情能力。

竹枝詞本為巴渝民歌,經劉禹錫文人化後成為經典詩體,李廷機此作延續了其語言通俗、情感真摯的特點。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67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9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