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才德,明朝皇帝根本接不住

2025-11-21     花峰婉     反饋
3/3
盧蘇、王受很早就聽聞王守仁的大名,對他十分敬畏。王守仁剛到前線,他們就率所部七萬人馬主動請降。

王守仁痛責二人之罪,當場令各杖一百,然後親自解去繩索,好言撫慰,激勵其為國效力。

就這樣,數年兵戈隨著王守仁的到來瞬間化解,這就是王守仁,不戰而屈人之兵,未傷一兵一卒,迅速解決了思恩等地的叛亂。

明代兩廣是個火藥桶,那裡的土司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找一找存在感,動輒起兵反叛。王守仁總制兩廣後,境內的瑤寨長期失控,尤以斷藤峽一帶鬧得最凶,數十年一直處於動盪之間。

王守仁深知宣撫無效,決定用兵。他一面做出安撫的姿態,一面暗中調集湖廣官兵突然進剿。此前受撫的盧蘇等人更是主動請纓,在他們的配合下,很快就取得了斷藤峽大捷。

斷藤峽大捷後,王守仁的病勢沉重,但他仍抱病籌劃各項事務,於九月上疏報告戰事進展,並再次提出以病請歸。

在奏疏中,王守仁情詞懇切地說,完全是皇上的信任和朝臣的舉薦,自己並無尺寸之功,又說兩廣已平,自己也該退休了。

世宗又是不准。

閏十月,朝廷就兩廣平叛論功行賞,王守仁再一次將功績歸於皇上聖明。世宗作為最高統治者,心裡自然清楚王守仁才是大功第一人,但他就是不賞,在詔諭中說:

此捷近於夸詐,有失信義,恩威倒置,恐傷大體。但各洞瑤賊習亂日久,勞亦不可泯。王守仁姑賜敕獎諭,有功人員下巡按御史核實以聞。

世宗如此做法令人寒心,不久,禮部尚書方獻夫等上言,為王守仁鳴不平:「夫忠如守仁,有功如守仁,一屈於江西,再屈於兩廣,臣恐勞臣灰心,將士解體,此後國家有時,誰復為陛下任之?」

方獻夫在議禮之爭中是堅定支持世宗的,世宗也就不便責備,但對王守仁,依然沒有任何表示。

王守仁對世宗也不抱任何希望,他只是想儘早離開兩廣,回籍養病。但是旨意遲遲不下達,王守仁實在等不及了,就決定不再等待,向著家鄉餘姚進發。

此舉讓世宗大為光火,甚至還懷疑王守仁是假報病情,責令吏部派人調查。

殊不知,當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已經在途中病逝,地點在福建南安的青龍驛。據說,王守仁靈柩經過江西,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場景好不悲傷。

次年二月,吏部回奏,稱王守仁病情沉重離任,中途死去,情有可原。世宗仍不解恨,說王守仁「學術事功多有可議」,要求內閣會議討論,拿出一個處理方案。

世宗是個犟種,認定的事絕不會改變,朝臣因在議禮之爭中知曉世宗的厲害,不敢違逆聖意。吏部尚書桂萼不再猶豫,首先從學術上否定了王守仁。

說他「事不師古,言不稱師,欲立異以為名,則非朱熹格五物致知之論;知眾論之不與,則著朱熹晚年定論之書……雖有剿捕寨賊,擒除逆濠之功,但功過相掩。」

在桂萼的建議下,王守仁保留封爵,其學說予以禁止。

世宗很滿意,在奏疏上寫了大篇幅的批示,其中有「守仁放言自肆,詆毀先儒,號召門徒,虛聲附和,用詐任情,壞人心術」一段,足見其心胸之狹隘,馭下之冷酷。

王守仁死後該有的榮譽,世宗一概不准。隆慶繼位後,追贈為新建侯,賜諡「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孔廟,至此王守仁才算是蓋棺定論了。

(全文終)

資料來源:《明史·列傳·王守仁》、《明世宗實錄》、《書王文成集後》、《王陽明大全集》、卜健《明世宗傳》等。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67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9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