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上,全紅嬋的恩師陳若琳神情輕鬆。這位同樣出自跳水天才少女、如今轉型為國家隊教練的年輕導師,眼中流露出的是對弟子重返賽場的欣慰。或許在她看來,比獎牌更重要的是看到學生面對挫折時的成長。從倫敦奧運會到東京奧運會,再到如今的全運會,陳若琳見證了全紅嬋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過程。這種傳承不僅是技術的延續,更是體育精神的薪火相傳。
最終,上海組合陳芋汐/掌敏傑以350.22分摘得金牌,四川組合李蕊汐/盧為和陝西組合劉軍熙/孟澤瑞分獲銀牌和銅牌。這場決賽再次證明了中國跳水隊人才濟濟的深厚底蘊。而對於全紅嬋來說,這次失利或許正是下一次輝煌的鋪墊。正如她在賽後復盤時展現的態度所示,真正的冠軍永遠不會被一次失敗打倒,她們會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在反思中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