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出奪冠不到一天,全紅嬋遭嘲胖、怕輸與打分爭議,到底誰在消耗她?

2025-11-04     董寬楓     反饋
4/8
單人10米台對腳踝的衝擊更直接,她的舊傷沒完全恢復,把資源集中在雙人,是為長期競爭力做選擇

不參加單人不是「怕輸」,是團隊的傷病管理與長期規劃

有業內人士提到

有專業人士的判斷是:全紅嬋的「發育關」或已過,「體重關」仍需努力

這意味著力量和穩定性在往好的方向走,但體重波動對動作穩定性的影響仍得持續打磨

另一位省隊教練表示:她的雙人競爭力穩定,單人需解決207C動作的難題

換句話說,不是不上,是要等到關鍵動作質量和穩定性到位,再回到更高強度的單人舞台
伏嵐晨 • 47K次觀看
伏嵐晨 • 8K次觀看
伏嵐晨 • 3K次觀看
伏嵐晨 • 3K次觀看
伏嵐晨 • 3K次觀看
伏嵐晨 • 7K次觀看
伏嵐晨 • 2K次觀看
伏嵐晨 • 3K次觀看
伏嵐晨 • 11K次觀看
董寬楓 • 34K次觀看
董寬楓 • 5K次觀看
董寬楓 • 4K次觀看
包瑗艷 • 4K次觀看
伏嵐晨 • 7K次觀看
福寶寶 • 3K次觀看
伏嵐晨 • 9K次觀看
伏嵐晨 • 8K次觀看
伏嵐晨 • 5K次觀看
伏嵐晨 • 4K次觀看
伏嵐晨 • 4K次觀看
伏嵐晨 • 4K次觀看
伏嵐晨 • 2K次觀看
顧龍炎 • 14K次觀看
伏嵐晨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