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是如何統一了滿洲五部?明朝一覺醒來,東北就變天了

2025-10-28     花峰婉     反饋
3/3
1586年七月,努爾哈赤得知尼堪外蘭躲在渾河部的鵝爾渾城,於是對鵝爾渾城發動了進攻。鄂爾渾城位於渾河北岸,屬渾河部,距離明朝邊牆很近,容易得到明軍的支援。努爾哈赤來到鄂爾渾城後,尼堪外蘭自知不敵,又逃到了遼東邊牆之內,試圖尋找明軍的庇佑。但明軍卻默許努爾哈赤的追殺行為,最終尼堪外蘭被殺,努爾哈赤實現了復仇。

1587年,努爾哈赤再攻哲陳部,哲陳部滅亡。

1588年的八月,努爾哈赤派遣大將額亦都進攻渾河部的巴爾達寨。額亦都到達渾河後,發現水位因大雨暴漲,難以渡河。但他沒有撤退,而是讓士兵們連著繩子排列渡河。巴爾達之人以為河水暴漲形成天然屏障,難免有鬆懈之意。可就在他們放鬆的時候,額亦都突然殺到了跟前,巴爾達慌忙應戰,焉能不敗。此戰,額亦都身披50多處傷口,可謂英勇。回去後,努爾哈赤親自迎接,賜名「巴圖魯」。

經過以上幾次的戰爭,哲陳部已經滅亡,董鄂部、渾河部的主要城池已經被攻破,努爾哈赤統一滿洲五部的大勢已經不可逆轉。1588年,努爾哈赤對完顏部發動了進攻,斬城主戴度墨爾根(蓀扎秦光袞已經去世),完顏部滅亡。同年,董鄂部的首領何和禮歸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實現了滿洲五部的基本統一。

從整個戰爭過程來看,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基本都是山寨之戰,其軍隊規模在100人到500人之間,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村斗。正是這些毫不起眼的村斗,磨鍊了努爾哈赤的戰鬥意志,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為統一整個女真族奠定了基礎。

隨著滿洲五部的不斷統一,滿洲的政權也初步建立起來。1587年(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下令在一座叫做呼蘭哈達的山下建佛阿拉城,該城西南三面環為崖壁,僅西北一面向外開展,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滿洲實錄》記載「築城三層,啟建樓台」。朝鮮的主簿申忠一對佛阿拉城有記載:該城分為外城、內城、柵城三部分,軍隊、將領及其家人等居住在外城,努爾哈赤的親族生活在內城,而柵城是努爾哈赤及其家人的居住之地。

佛阿拉城建成後,努爾哈赤「始定國政,禁悖亂,戢盜賊,法制以立」,並「自中稱王」。努爾哈赤出入柵城時,城門的樂隊吹打奏樂,以示威嚴。可見,此時的滿洲已初步建立了政權,國家機構初步形成。
呂純弘 • 104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