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沉重的情感表達,在現代社會的社交語境下,極易被誤解,反而成了子女的心理負擔。
2. 與外部世界的嚴重脫節與審美缺失
對於常年生活在封閉環境中的老一輩來說,他們可能完全無法理解「婚禮」在現代社交中的儀式感和面子意義。
在他們的認知里,「乾淨」可能就是最高的著裝標準。
那雙鞋子,在他們看來或許只是有點舊,但遠沒到「不能穿」的地步。
他們無法感知,這種穿著在親友、尤其是親家面前,會傳遞出一種不被尊重的信號,直接傷害到子女的體面。
3. 一種固執的、難以扭轉的生活習慣
還有一種可能是,子女可能早已為他們準備了得體的新衣新鞋。
但有些老人對舊物有著近乎偏執的依賴,覺得新衣服「彆扭」、「不自在」,或者說,他們從心底里認為「我不配」享受嶄新的東西。
這種刻在骨子裡的節儉,在婚禮這一天衝破了子女的規劃,釀成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