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民一輩子能洗幾次澡,說出來可能不信,窮人富人都很講究

2025-10-08     花峰婉     反饋
2/3
沒錯,很多游牧民族真的一輩子就洗三次澡:出生時父親抱著洗一次,寓意健康成長,成親時洗一次,象徵成年的開始,死後家人再給洗一次,代表乾乾淨淨地離開人世。

當然,在一些特殊場合,比如過節、婚喪嫁娶這些重要時刻,平民們也會特意洗個澡,打扮得乾乾淨淨的,這倒不僅是為了衛生,更多的是一種禮儀和對重要場合的尊重。

隨著朝代更迭,洗澡習慣也在變化,秦朝時期就有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說法,雖然這可能主要適用於條件較好的人家,但也說明那時候的衛生意識其實挺強的。

古人洗澡的方式跟現在可大不相同,沒有花灑沒有浴缸,甚至連個像樣的浴室都沒有,怎麼洗,洗澡用水是必要的,平民家庭通常需要到河邊或井邊提水,這活兒一般由家裡的壯勞力來干。

想像一下,大冬天的,拎著兩桶冰涼的水走上幾里地,這就是古代自來水系統的真實寫照,回家後,要用木桶或大鍋燒水,這又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尤其是在燃料緊缺的年代。

燒好水後,一家人往往是按照長幼順序輪流洗,先洗老人和孩子,最後才輪到壯年人,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古代版的節水措施。

洗澡時,沒有花灑,就用勺子舀水沖洗身體,富裕一點的家庭可能有個木製浴桶,勉強能坐進去,條件差的,可能就是個大盆,只能蹲著或站著洗。

至於洗浴用品,古人可是相當有創意,沒有香皂和沐浴露,他們用什麼,皂角是常見選擇,這種植物含有天然的皂素,搓起泡來還挺像那麼回事。

此外,草木灰、泥土、鹼結晶體也都是古人的洗浴神器,不過這些在冬季就變成了一項挑戰。

北方寒冷地區,人們會在密閉的房間裡生火取暖,然後趁熱快速洗完,有些地方還發明了坐汽的方法,類似於現代的蒸汽浴,就是在密閉空間裡用熱水產生蒸汽,人坐在裡面出汗,然後擦乾,算是半個澡吧。
呂純弘 • 6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