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外一點原因,是源於一種可怕的「功利性偶像觀」。
在他們看來,偶像或者冠軍,是一個滿足他們某種情感需求的「工具」。
全紅嬋這個工具,承載的是「為國爭光」的功能。
所以,她的一切都應該為這個功能服務。
上大學?這是不務正業。
長胖了?這是職業素養不夠。
他們根本不關心全紅嬋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有什麼樣的需求和願望。
他們只關心這個「工具」是否還像以前一樣好用。
一旦「工具人」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就是對他們情感的背叛。
這種心態,暴露了人性中最陰暗自私的一面。
他們追捧的不是英雄,而是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不切實際的投射。
04
面對這些刺耳的雜音,很多人都為全紅嬋捏了一把汗。
但暨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蘇炳添的回應,卻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那些「審判官」的臉上。
蘇炳添是怎麼做的?
他沒有空洞地說教,而是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學校將專門為全紅嬋這樣的高水平運動員,成立「二沙精英班」進行培養。
課程全部配合訓練和比賽日程來安排。
學制採用彈性學制,最長可以讀八年。
這番話翻譯過來就是:
我們知道她是誰,我們知道她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大學是來成就她的,不是來束縛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