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張晨光的家裡,一眼望去都是各種各樣的打包盒,裡面放的都是張晨光在外面打包回來的沒吃完的飯菜。
更有甚者,張晨光的冰箱裡有著五年前的鱈魚片,還有已經過期的蜂蜜,還有已經乾癟了發了霉的桃子。
在張晨光的衣帽間裡,堆了很多的老舊的衣服,張晨光還拿出一件襯衫說那是她太太買給他呢,因為質量比較好,自己已經留了35年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一代名演張晨光的生活怎麼能過得如此拮据,這和他從小的經歷脫不開關係。
張晨光小時候的生活十分艱難,可是他的父母都十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家裡快要吃不上飯,只能拿出冰箱裡的剩菜剩飯熱一次又一次,張晨光的父母也一直供著張晨光的讀書。
張晨光也沒有辜負他的父母,在大學聯考的時候,張晨光考入了中國文化大學的中國戲劇學系,在國劇組學習。
畢業之後,張晨光就走上了演員的道路,開始參演電影電視劇。
那時候的張晨光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演員,不像現在被稱作老戲骨,
可是他的長相卻十分地出彩。
在當時台灣的影視圈裡,張晨光長相清秀,讓人看著卻有一股十分堅定的力量。
1983年,張晨光憑藉《少年十五二十時》在熒幕上嶄露頭角,那一年的張晨光已經27歲了,他的事業起步很晚,卻並不代表會發展緩慢。
84年的《一剪梅》,張晨光在劇中飾演配角邢正揚,他善良耿直,長著一張得理不饒人的嘴內心卻最是柔軟,年輕帥氣的張晨光因為這部劇收穫了很多的粉絲。
1988年,張晨光接到《情義無價》的劇本,在台灣影視加固了自己的地位,1992年的華視電視劇《京城四少》張晨光開始向內地發展。
低調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