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2.5個聖人,其中的一個,在歷史教科書上居然很少提及?

2025-08-08     花峰婉     反饋
3/4
而隨著知識的積累,孔子洗盡鉛華,逐漸呈現出超然物外的感覺。當別人與之談論的時候,總會處於一種學生的狀態。一番下來,總會收穫頗豐。

在此期間,孔子還拜訪了以「黃老學說」著稱的老子。二人對話,堪稱聖人之間的對話,更是將禮樂之學提升了一個境界。

雖然孔子想要一門心思研究學問,但當時魯國動盪,各國之間不安穩。頗具盛名的孔子收到了好幾個國家的「橄欖枝」,均未作出回應。

但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孔子不再受魯定公的信任,即便他多次上諫,希望其重視朝政,警惕來自三桓的威脅,也未得到魯定公答覆。

孔子大感失望,趁著魯國內亂之際,孔子決定周遊列國,宣揚自身學說。

不過,此時的他不是一個人趕路的,他身邊還跟著子貢、顏回等一眾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各家子弟,也有著不俗的名聲,但他們都願意跟隨孔子四處奔走。

這一路上,孔子他們路過衛國、宋國、鄭國等地,向當地的貴族講述道德思想,傳播仁義之學。

他們也看到了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猶如天神下凡。

不過,在孔子看來,春秋混亂,更應該建立有序的秩序,而這個秩序應該有禮樂來規制。而這一想法也逐漸演變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階級制度。

後來,孔子他們回到了魯國,就此安穩了下來。

只可惜,孔子的晚年並不如中年那樣幾句光彩,因為他經歷了弟子接連死去,又經歷了被魯國王室的忽視,算是鬱鬱而終。

但孔子沿襲下來的思想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記載著孔子言行的《論語》也成為現代教學必教的內容。

可以說,聖人之名名副其實。

若說孔子是儒學的開創者,那麼王陽明便是儒家思想在明代的開拓者,他可謂是集道家、儒家、佛家之所長。

不過,歷史的教科書對他很少提及,這是為何?

「消失」的聖人

若是打開政治課本,在學習唯心理論的時候,必然會接觸到「幡隨心動」這個典故。

到底是心隨幡動,還是幡隨心動,就看眼前這個人是怎麼想的。而這就涉及了王陽明的「心學」。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王陽明沒有鍾情於這一理論,而是十分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甚至還為此踐行了一番。

可惜的是,他行動了好幾天,還砍了好幾天的竹子,能夠得到的只有滿筐滿筐的竹子,至於其他毫無所獲,他頓感失望。

家人們看到王陽明如此怪異的行為,並未感到詫異。因為自從王陽明出生起,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足夠證明他的特殊。

後來,王陽明也遵從家人的意願參加了科舉考試,在考場之上,他揮毫潑墨,寫下了許多名篇,但可能是因為太過於現實,成為了考官最不喜歡的文章。

因此,他參加了好幾次科舉考試都未能考中,看著滿眼期待的家人,王陽明只好改變文風,稍微收斂了一點,成功考中進士。

而王陽明也如願以償進入了工部、兵部,有了一番大作為。然而,朝中不缺少嫉賢妒能的人,王陽明便被排擠到了地方。

但這並沒有打消他的信心,王陽明多次上奏,表示如今宦官專權,皇帝應該進行變革,最為主要的還是消減宦官的勢力。

這下可好,王陽明直接就得罪了大太監劉瑾。作為皇帝最寵信的宦官,劉瑾直接說王陽明的壞話,致使王陽明被貶。

在被貶的途中,王陽明也有了一番感悟,而這也是心學的開端。

在地方待了一段時間,雖然地處偏僻,但這可能是王陽明最安穩的一段時間了。他也在這段時間裡,專心領悟自己的道。

不久之後,王陽明回到了朝廷當中,相比於之前的鋒芒畢露,現在的他多了一份沉穩,做事愈發滴水不露起來,頗受兵部尚書的賞識。

別看王陽明擅長心學,但他的軍事能力可是一點都不差,從小最喜歡看的書除了格物之書之外,就是兵書。

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王陽明多用計謀,將當地的叛軍耍得團團轉,甚至還俘虜大量的士兵。這一戰,可以說讓王陽明在兵部站穩了腳跟。

到如今為止,我們似乎並未真正了解過王陽明,甚至不知道他曾率兵打過仗,只知道他的心學,還是從政治書上學習的。

那歷史為什麼不願記載他的心學,完全是因為當時的思想受限,一旦大肆宣揚,必然有災禍,而王陽明也就成為了歷史書上不存在的一角。

不過,他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聖人,不像另一個人,他只能稱得上半個……

半個聖人

而這半個聖人便是曾國藩,之所以影響後世,完全是因為他所寫的家書內涵豐富,給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說起曾國藩,可能得稱他一句「窮人的崛起」。與前面兩位不同的是,曾國藩出生於農耕之家,上一代皆是以務農為生。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0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