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呂洞賓是順利「躺平」,但真相遠沒有表面那麼簡單。歷史上,他其實並不順風順水,之前的仕途屢遭挫折,做官做得不開心,世俗的生活讓他心累。而遁世之後,道家的修行也非一帆風順。傳說他遇到鍾離權、陳摶等高人點撥,但修行路上,心魔難斷,名利難捨。民間對他也褒貶不一:一邊將他當神仙頂禮膜拜,另一邊又拿他的「風流野史」「艷遇故事」當茶餘飯後的談資。
反對聲音也很響,比如那些儒家信徒就看不上這股「捉風捉月」的修道風潮,覺得好好一個讀書人,跑去搞神神叨叨的事兒,是本末倒置。民間各種關於他「好色」「戲弄白牡丹」的評書戲曲流傳開來,把他塑造成「半仙半俗」的形象。說到這,難道他真的是個浪蕩公子?背後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人們心裡始終沒個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