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詩人的愁緒層次豐富,不僅只有鄉愁,而且還有對唐朝命運的擔憂。
尾聯「行人莫問當年事」,表明了詩人內心的無奈與傷感,因為無可奈何,故而覺得當年事說了也是白說,因此讓人莫問。因為內心傷感,再說當年事的話,只怕是愁上加愁,耐受不住,不如不說。「故國東來渭水流」,抒發了物是人非之感,朝代更迭不斷,只有渭水一直東流、不曾改變。讀來令人無限哀傷、餘味不盡。
這首詩以雲、日、風、雨為前奏,再以綠蕪、黃葉作點綴,營造一種蒼涼蕭瑟的氛圍,借秦苑、漢宮闕的荒蕪,表達對唐朝沒落的無盡哀思。全詩情景交融,景中有情,作者在描繪風景的過程中,給抽象的情感以形體的形式表現,表現出了自然的風景,也表現了豐富的人生體驗,並對歷史與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景色獨特而又悽美,意境淒婉空殘,透心徹骨,是唐人登高詠懷、弔古傷今的絕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