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掐滅「再觀察幾天」的僥倖心理,掛了當天下午的皮膚科號。
候診區里,類似病狀的科普海報一字排開:HPV不止通過性傳播,皮膚微破損接觸病毒污染物也可能中招。
醫生用皮膚鏡掃了兩秒,淡定給出結論:「尋常病毒疣,雷射+外用藥即可,愈後不留疤。
」十分鐘後,治療室傳來輕微「呲啦」聲,伴隨一股淡淡焦糊味,那顆「多肉」被精準汽化。
護士遞給我一張護理單:三天不沾水、一周複查、半年隨訪。
走出醫院大門,陽光刺眼卻溫暖。
我給評論里的網友逐一回覆:「已雷射處理,感謝提醒。
」也默默在心裡記下:身體發出的任何異常信號,都是提醒及時就醫的鬧鐘,而不是羞恥或恐懼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