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那段時間,她與郭沫若走得非常近。
郭沫若當時正在日本流亡,住在東京郊外,離於立忱不遠,兩人常常來往,談詩詞,論古籍,唱酬不斷。那時候,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安娜已經心生警惕,她看得出,這個中國女子不簡單。
果然不簡單。
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安娜一度提出警告,可一場戀情,終究沒有等來結局。1937年5月,於立忱在日本家中自縊,死因至今成謎,她臨死前,留下了數頁詩稿,寫滿了「思君不見」的愁苦。
這些詩,最後被她的妹妹,於立群,小心收好。
就在於立忱去世的那年,全面抗戰爆發,郭沫若秘密回國。上海、廣州、桂林,戰火之下文人南遷,一路創辦《救亡日報》,奔走呼號。
而這時的於立群,早已不是那個上海舞台上的女明星。她已是中共地下黨員,報社編輯,在《救亡日報》任職。某一天,一位詩人林林介紹她去見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