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多爾袞自己也說過,因為松山大戰時勞神勞力,損傷過多,他的身體就是從那時起,開始落下了病根。
而自從清軍入關,定鼎北京之後,國內社會動盪、經濟崩潰,一片混亂的局面。
多爾袞一方面要處置當下的亂局,一方面還要提防豪格削弱自己的權力。
彼時的順治皇帝還只是一個年幼的孩子,多爾袞也被迫承擔起清政府所有的大小事務的決策責任。
多爾袞每日要務繁多,操勞過度,到後來的時候還出現了頭昏目脹的毛病,而他本人也知道自己「素患風疾」。
從現代的醫學角度來講,多爾袞患上的就是腦血管病。
總的來說,多爾袞以犧牲自己的身體為代價,換來了自己對滿清政權的掌控。
再到後來的時候,多爾袞還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
一直以來,豪格都派人監視著多爾袞的一舉一動,因此豪格對於多爾袞的身體狀況是非常了解的,因此豪格在後來還發出了「多爾袞素來體弱,怎能長期擔任攝政王之職」這樣的疑問。
多處史料證明,多爾袞的身體並不強健,再加上常年征戰所留下來的各種明傷暗傷,他的身子基本上已經是千瘡百孔。
多爾袞患病是事實,但清史專家在通過對多爾袞生平以及清朝當時的局勢來看,種種現象皆表明,多爾袞之所以暴斃也並非完全是患病的原因,這裡面其實還大有文章。
多爾袞暴斃是多方面原因綜合的結果。
首先是多爾袞在日常生活中窮奢極欲,縱慾過度,體力超支。
多爾袞妻妾成群,在歷史上有名分可查的妃子至少就有十個。
在多爾袞暴斃前不久的時間裡,多爾袞還剛剛從他侄兒豪格的手裡奪回了姨妹子,平日裡多爾袞也是四處搜訪天下美女,他曾逼迫朝鮮王室送來一名公主與其成親,但之後不久,多爾袞又嫌棄其不夠貌美,讓朝鮮再送美女過來。
多爾袞好色成性,朝鮮國內也因此被其攪得雞犬不寧。
多爾袞風流好色,對女性的渴望並不止局限於王室之女,有多處歷史曾記錄表明多爾袞亂倫異常,他經常將一些貌美的宮女擄至行宮之中,甚至還組織朝中大臣與名妓一同尋歡作樂。
過度沉迷於聲色之中,再加上久病纏身,這也是導致多爾袞暴斃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多爾袞在心理上也經受了多重打擊。
多爾袞在十五歲那年,強勢的皇太極爭得了皇位,而多爾袞的生母卻因努爾哈赤的遺命而被逼殉死。
1649年,多爾袞的親弟弟豫親王多鐸病逝,年僅36歲。
聽聞弟弟去世的消息,多爾袞崩潰大哭,匆忙帶兵從外地返回,史料記載,多爾袞當時「著素衣進京,扶柩痛哭」,其兄弟之情,可見一斑。
多鐸病亡以後,多爾袞的兩個弟妹也堅持要同多鐸殉葬,接著多爾袞兄長阿濟格的兩位妃子也因出天花而相繼去世,他的元妃博爾濟吉特也因天花去世。
幾位至親的家人先後離世,這讓原本就百病纏身的多爾袞心理上也承受了巨大的傷害,他終日鬱鬱寡歡,心情抑鬱,多爾袞的心頭也因此籠罩著陰影,這無疑對他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北游錄》一書中有記載,在多爾袞暴斃之前,他的膝蓋也受了嚴重的傷害,而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對於如何處置關節炎的醫療條件也並未發展成熟,給多爾袞治療的太醫錯誤地使用了不該打的石膏來敷治多爾袞的傷患,因此導致感染加劇,到最後的時候疼痛難忍。
另外還有人認為,多爾袞擅權專政,他的暴斃其實是諸王加以謀害的結果,但這個說法也只是後人對當時清政府權斗的一種猜測而已,並未有真憑實據。
清史專家認為,多爾袞一生征戰,其馬術更是高超異常,若是僅僅是「外出遊獵」的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從馬上跌落顯然也不太符合現實情況的推理和說法。
再者,多爾袞自幼便學習騎射和打獵,就算是墜馬,旁邊也會有相應的護衛以及其他保護措施等。
最關鍵的是從多爾袞墜馬到其暴斃去世的這段時間還不足三十個小時,這也是不符合常理說法的。
在一般情況下,若是生病了就應該好好修養,而多爾袞卻偏偏選擇在寒冬臘月的天氣中外出打獵,這對他的病情顯然有害無益。
總的來說,多爾袞雖然日常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疾病,但這也並非是完全導致其暴斃的因素,其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心理上的種種壓力,都與其死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的病情,最終才在機緣巧合下導致了多爾袞暴斃的結果。
多爾袞的死訊很快就傳入了京師,當時的順治皇帝已經十四歲的年紀了,聽聞如此消息的他也在為多爾袞的暴斃而暗暗感到竊喜。
一直以來,順治皇帝都對多爾袞積怨在胸,對其更是不滿已久,但順治卻沒有喜形於色,仍下令昭告天下,令臣民易服舉喪。
涉及到順治皇帝當政這件事情,多爾袞去世,可謂是掃平了順治皇帝的一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