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暖心的是,在去年的全國錦標賽後,陳芋汐主動幫全紅嬋分析動作錄像,兩人在訓練館待到深夜。教練說:"她們之間的競爭,是良性的,是互相成就的。"
有次採訪,記者問全紅嬋:"輸給陳芋汐,你會難過嗎?"她愣了一下,突然笑了:"當然會啊!但下次我一定贏回來!"這種"較勁"卻不"記仇"的感情,像極了我們年輕時和閨蜜比成績的樣子——嘴上不服輸,心裡卻盼著對方好。這種亦敵亦友的關係,讓多少中年讀者想起了自己青春時代的摯友?
全紅嬋的故事,像極了我們每個人的青春。年輕時,誰沒為了一件事拼過命?讀書時熬夜複習,工作時加班到凌晨,哪怕知道結果未必如意,還是想再試一次。全紅嬋的"發育關",何嘗不是我們的"中年危機"?——身體不如從前,可夢想還在燃燒。